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语言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文内容

二十一世纪呼唤创造型音乐教师_素质教育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素质教育论文    收藏本页

一. 更新教育观念,以音乐本体为核心。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发展,并重视意识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出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新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那么我们音乐教师首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以音乐本体为核心,构筑新的音乐艺术教学。
二. 更新授课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从“讲堂”转变为“学堂”。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我们都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习惯地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的扼杀了学生的意识,甚至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角色转换,到学生中去,扮演“主持人”并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努力将自己融入课堂中,和学生一起活动,让他们来当“小老师”,如:小指挥、小导演、小编舞、小理论家等等。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之中。音乐教师的责任,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让学生热爱音乐,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多为中、差生服务,充分挖掘他们的音乐才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从“教死书,死教书”转变为“教活书,活教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不是在参与活动中主动掌喔知识,而是在灌输中被动接受。音乐情感体验浮与表面,缺乏真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感知,理解、思维与创造的主动性。我们应该砸碎“死教”的枷锁,杜绝“死教”的悲剧。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课堂教学要生动、活泼,只有充满情感才能感染学生,才不会停滞在老师教一句学生跟一句的老套路上;要在诱发和培养好奇,求知的内在动力方面下工夫,根据教学目的,设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故事、游戏、律动等如:老师向学生出示一条简单短小的曲子片段 3/4 5 3 1 5 3 1 学生通过识谱很快学会了。教师便进而再问,如何将这条小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滑呢?你们可以试着添加我们以前学过的音乐符号。学生通过联想和视唱,有的同学会想到用“连音线”( )把它添加在音符上方。5 3 1 5 3 1 这样一唱,情绪果然优美连贯了。教师再问,我们如何才能使曲子变得活泼、跳跃呢?学生试着唱出跳跃的感觉,马上就有同学上来,把曲谱上的连线擦去,换上跳跃的断音记号(  )5 3 1 5 3 1 通过这个小小的创造性尝试,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两条不同情绪,不同唱法的练习曲。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他们也从中真正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进一步掌喔了有关的音乐知识技能。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分散在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教与玩的结合中兴趣盎然,在课堂上敢于想象,敢于创造,打破常规,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感受到上音乐课的快乐。使创造贯穿整个教学中。
  从“授之与鱼”转变为“授之与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我们教学的宗旨,但在实际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唱学生学,教师跳学生跟,教师讲学生听。要想成为教师眼中的“乖孩子”,就必须上课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地听老师讲,接受老师的每一句话,按老师的的要求去做。而对于在歌唱中随节奏自由拍手,在欣赏音乐时随意加入动作表演的学生,就认为是不遵守纪律、不听话的坏学生,成了老师批评的对象,班上的调皮鬼。诚然,遵守纪律的学生的确得到了老师授之的“鱼”,但那些能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表达音乐的学生却因为蒙受老师的打击,丧失掉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原有的一点创造精神也被磨灭了。他们本能够经过探索学会“捕鱼”的方法,现在却只能形成概念,只是无条件的接受,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惰性。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教会他们怎样织网,怎样捕鱼。教给他们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三. 注重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从节奏教学入手,变单调为有趣。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奥尔夫提出了“节奏第一”的观点。当学生有了节奏意识和一定的训练基础后,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节奏的组合和创作。如:低年级在学习了八分音符 、四分音符 、二分音符 后可作如下训练,教师事先准备好若干张编号序号的节奏卡片1 2 3 4 ,让学生按规定的拍号进行节奏的排列组合,看谁排列的样式最多,排好后可让学生进行击拍练习。使以前枯燥乏味,学生机械被动的节奏练习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在学唱低年级儿歌、童谣式的歌曲时,教师引导学生按语感为歌词编配节奏。如: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同学们会编成很多条不同的节奏:x x x x xx x xx x x x x x xx x xx x 当学生知道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才能为歌曲编配的节奏与作曲家采用的节奏一致时,他们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感,唱起歌来情绪特别高涨,这样既轻松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也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唱歌本身就是“二度创作”,创造离不开想象。在低年级的歌曲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展开想象,将音乐形象在脑海中描绘成一幅幅画面,有时甚至拿出纸笔描绘出来。如:歌曲《到小熊家里去》,让学生根据歌词展开想象画出形态各异的小猫、小狗、小鸡都带着自己心爱的礼物高高兴兴去过节,场面可热闹了。这样的想象,创造过程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形象,从而准确的表现歌曲是大有裨益的。再如在教授《小宝宝睡着了》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歌词自己创设一幅画面,用以表现音乐形象。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了创作,,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出现在他们稚能的笔下。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图画所创设的意境中感受了一个“静”字,体会出歌曲应用“轻”、“美”、“柔”的声音来演唱。这样采用音画结合的方法,启迪了学生创造性想象,创设了歌曲意境,,训练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让学生给唱会的歌曲增编新词或改变部分歌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演唱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学会歌曲《小青蛙找家》后,启发学生“你愿意为别的小动物找家吗”?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创编出“几只小花猫,几只小山羊,几只小花狗,要呀要回家”等等新的歌词。再如:再学会了歌曲《到小熊家里去》以后,提问学生你愿意带上其他小动物们一起小熊家吗?学生们很快编出咩、咩、咩(小绵羊);呱、呱、呱(小青蛙)等小动物们都要去。学生的创造热情被大大激发,唱啊跳啊,直到下了课还意犹未尽。
  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型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二十一世纪合格的音乐教师,就应不断努力,大胆实践和探索,去寻求一种全新的适合自身及学生特点的教学之路,这样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