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行政论文 -> 中国政治论文 -> 论文内容

中国必须走向新工业化_中国政治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中国政治论文    收藏本页

  目前,工业生产方式正在陷入危机,新工业革命已经兴起,从根本上讲,这正在形成 一种更高级即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获得更大的解放 和更大的进步,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巨大的历史机遇。 中国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该在当代工业危机、新工业革命 兴起的大背景下,认真考虑中国21世纪的百年发展战略。
      一、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
  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21世纪的近中期发展战略。近期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20年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中期发展战略是:到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这 一近中期发展战略,还必须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即不仅要看到经济的增长, 而且要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发展内容尤其是新旧支撑科技、新旧主导产业的演变与更 替。
  此外,还有更深刻的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21世纪的整个百年发展战略(相对而言即长期 发展战略)有一个完整的设想与把握。简单地讲,这就是正在兴起的世界范围的新工业 革命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文明的演进与新工业革命》、《论新工业革命》、《关于 新工业革命的对话》(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11日、5月11日、8月6日)等文章中,我 已就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与历程、工业文明的危机与新工业文明的兴起做了较详细的论 述。大量事实表明,工业生产方式已陷于严重危机之中,新工业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特 别是新工业文明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将在21世纪实 现向新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 的,决不可忽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以,从新工业革命 的视野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原则
  第一,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大自然 的进化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进化,物质形态的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场、基 本粒子及其群体形式弥漫物质的物理物质;二是原子、分子及其群体形式恒星、行星的 化学物质;三是细胞、机体及其群体形式生物圈的生命物质;四是人及其群体形式社会 的人类。物理物质、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和人类,形成了物质世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 高的四个物质层次。人类直接诞生在生物层面,并直接依赖于生物层面而生存和发展。 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不同文 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按照唯物史观来思考人类文明 的演进历程,人类大体要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 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即生物文明阶段、 化学文明阶段和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在初级阶段 ,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形态(层次)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级阶段,人 类则能够生产该类物质形态,这时人类活动主要是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形态。这样 一来,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或小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 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我们把这六 个时代的文明演进线索与通常讲的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照时就可发现: 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 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文明则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 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理所当然的就是“人工化学时代”即 “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由于从大时代的划分看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 学文明”,因此,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又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 表1)。事实表明,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轨 迹,才能深入地认识当代工业文明的危机及其内在演变趋势,也才能合理地揭示人类新 文明形态的本质和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附图
  附图
  第二,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从新工业革命的视角把握中国21 世纪发展的大方向。目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只看到工业化而看不到新工业化 ,只看到工业文明的量变而看不到工业文明的质变,意识不到新的文明革命正在到来, 因而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囿于工业化之中。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战略的正确 抉择。
  第三,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统一的战略抉 择方针。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不能忽略实现工业化的艰难任务。但是,我们也决不能 因为实现工业化的重任尚未完成而忽略新工业革命的世纪大方向,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 。探索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有机统一,能动地处理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乃是正确 制定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
  (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相统一的复合型分阶段总体发展战略
  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二个 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就是:未完成的工业 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中国21世纪的目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既必须完成工 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从“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的21世纪之初的 现状出发,走向“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的21世纪的目标,这就基本决 定了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构架。这个总体发展战略构架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两 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两个层次”,指的是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包括初级与高级两套战 略,初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高级战略是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在这里需要指出 的是,由于工业文明开始出现危机,又由于新工业文明已在兴起,我们工业化战略需要 适应形势加以调整,因而本文提出了“适度工业化战略”以代替传统工业化战略。“三 个阶段”,指的是工业化的初级战略与新工业化的高级战略在统一实施中要分三个阶段 进行,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详见第四节)。
      二、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适度工业化战略
  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首先要完成工业化,其次还要实现新工业化。相比较而言,工 业化发展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
  (一)中国不可能也不需要建设最发达(即过度)的工业化
  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不可能建设最发达亦即过度的工业化。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化 事实上是过度发展的工业化,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中国是一 个后发展人口大国,它的工业化遇到了两重困难:一是发达起来的工业强国已经大比例 地占用着世界上有限的资源,二是中国人口总量太大(等于10个日本或6个美国),满足 中国高度工业化而需要的资源也是巨大的。工业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像 我们这样的后发展人口大国是不可能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 持久。
  其次,必须明白: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实际上也不再需要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由于 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这为中国的腾飞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其 主流不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新工业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已不能只追求工业化而必 须追求新工业化。
  但是,中国至今还未实现工业化,仍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然而,这时的工业化由于 自身已逐渐陷于危机之中并且新工业化已在兴起,因而工业化进程应该是发生调整、改 革了工业化,是一种“适度工业化”。只有走适度工业化道路,中国才不至于陷于过度 工业化所形成的危机与困境之中,才能顺利地向新工业化转移、开拓和发展。
  (二)“适度工业化”的原则
  1、抑制化原则。抑制化原则是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没有抑制化原则就不 会有“适度工业化”。抑制化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人口、生产、消 费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速率,也就是人口规模要适度,生产规模要适度, 消费规模要适度,经济增长要适度,对资源的消耗要适度,等等。
  2、生态化原则。工业化发展已成为大自然进化的最大破坏力量,如不及早控制工业化 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成果将会毁于工业化进程之中。中国的工 业化必须吸取西方传统工业化的教训,坚决纠正生态恶化的态势,把生态化原则贯彻到 工业化进程之中,使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相协调。这就是生态化原则所要求的“适度工 业化”,即生态文明的工业化。
  3、信息化原则。信息化并不是比工业化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而是工业文明发展的高级 阶段。信息化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信息化,中国的工业化才能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信息化了的工业固然提高了工业生产率因而也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 ,但同时信息化也能提高贯彻抑制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避免过度工 业化带来的各种弊端。
  4、对接化原则。工业化已不再是最高目标,而只是一个初级目标。工业化的初级目标 也不应独立于新工业化,而需要与新工业化相适应、相连接,这就是工业化建设中的对 接化原则。首先,对接化原则要求必须从新工业化的更长远目标适度地变革工业化,使 之向新工业化要求趋近,这就使工业化“适度”地变成了新型工业化。其次,对接化原 则要求工业化发展要为新工业化的拓展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体系
  中国的“适度工业化”既是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