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语言教育论文 -> 德育论文 -> 论文内容

角色教育及其启示_德育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德育论文    收藏本页

据临江市建国小学调查,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许多长处,但也有明显的不足:(1)不爱劳动,怕吃苦;(2)讲吃比穿,爱花钱;(3)纪律散漫,娇气重;(4)目无他人,多骄横;(5)蛮不讲理,脾气大。

就常规德育而言,许多年来,中小学的教育观念封闭,教育内容枯燥,教育方法单调,致使德育工作有气无力,造成教育者被动,受教育者反感的两种局面。

角色教育适应了教育转轨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德育改革的产物,是在大教育观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整体优化,合力育人的新举措。

二、角色教育的理论意义

角色是指人们的社会身份,如工人、农民等。社会学认为,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期望和行为规范,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心理上看,青少年好奇好新,让学生进入不同角色,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便于因势利导。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说,实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应让学生从小具有现代化建设中的“角色期望”,了解社会中的“角色规范”,为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的行为规范打下基础。

三、角色教育的实践

1、让学生认识自我角色。如设计生活自理角色系列,班级管理角色系列,“合格小公民”角色系列,通过自我角色实践活动,培养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2、让学生感受历史角色。如扮角色读课文,根据课本演剧本,为演示某一规范行为而设计不同角色的情境表演。通过感受历史角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让学生进入社会角色。选择学生易于认知的角色,通过参观、模拟等角色活动,了解这些角色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道德素养,体验不同工作岗位的艰辛与欢乐,初步明白角色与角色之间,角色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公众道德和社会意识,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矗4、让学生积极参与角色变迁。根据“心理换位法”进行多种角色转换,倡导多种角色实践,以此培养适应多种社会角色的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角色教育之功效

1、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观念上由保守到创新,内容上由抽象到具体,形式上由封闭到开放,方法上由说教型到情境型。

2、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增强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二是促进当地的岗位责任规范。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角色教育有较强的活动性,因而对智力开发、体能锻炼、审美情趣、劳动观念和技能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作用。

角义教育的启示在于:让学生进入或充任一定角色,符合积极发展自主道德的现代教育原则,角色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体现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自主教育的有效方式。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