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物质时空/实践时空/信息时空/时空适度
【 正 文】
在马克思一生浩如烟海的著述中,除了早年的博士论文以外,直接谈及时空问题的, 迄今未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也是个谜团,令人疑惑不解。时空观如同物质观、意 识观、运动观、真理观一样,是哲学构成的基本板块,为一切完备的哲学体系所必需。 马克思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实是不可能存在时空空场的。那么,马克思的时空观在哪里 呢?它应该是什么样的形态呢?下面试作一间接的探寻和演绎。
物质时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序言中说:“本书所阐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确立 和阐发的,而只有极小的部分是属于我的,所以,我的这部著作不可能在他不了解的情 况下完成,这在我们相互之间是不言而喻的。在付印之前,我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他听, ……在各种专业上互相帮助,这早就成了我们的习惯。”(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556、392页。)而《反杜林论》恰恰是恩格斯集 中论述时空问题的著作,那里曾专辟一章《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既然马克思对《 反杜林论》全书,其中包括时空这一章已经“听”了,有所“了解”,并未提出异议, 那么就可以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发的时空观也就是马克思所赞同的时空 观。
马克思赞同恩格斯的时空观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学理意义。恩格 斯在《反杜林论》中把时空定义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并在批判杜林的过程中深 刻地论述了空间的无限性和三维性以及时间的永恒性与一维性等原理。恩格斯对时空本 质和特性的表述是对历史上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批判继承,代表了当时对时空认识的最高 水平。
古代不可能有时空观,古人只能从自身活动和对自然界的变化的观察和体悟中形成顺 序、间隔、距离、规模等模糊的时空意识。德谟克利特开独立的空间概念之先河,他的 原子—虚空说实际上是把虚空理解为空间,认其为原子运动的场所。从此开始,对时空 的研思越来越独立化、抽象化,走上了纯粹的哲学致思之路。
历史上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把时空看成是主观感觉 或意识的产物。贝克莱把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运用于时空,认为时空仅仅是 人们心中的观念。他的名言是:“离开了心中观念的前后继承,时间是不存在的。”还 说:“广袤所在之外……即是在他心中的。”康德也反对时空的客观性,认为时空不过 是人类先验固有的“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在他看来,抽去感性,时空就不存在。黑 格尔不仅认为时空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还杜撰了时空分离论,认为自然界先有空间,绝 对观念外化为人类社会以后才出现时间。
与唯心主义相反,一切唯物主义者都坚持时空的客观性,反对把时空看成是感性和意 识的产物。但是他们又将时空的客观性无限夸大,把时空看成是脱离物质或与物质平行 的独立存在。伽桑狄、洛克及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奉行机械唯物论的科学家一般 都拥护和承袭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虚空说,认为时空是物体运动的框架,这个框架存 在于人和人的意识之外,是均匀和绝对不变的。牛顿集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之大成,在 实验观察及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他系统地论述了绝对时空的原理,并以此为根据建立了 庞大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认为,“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时间在事物之外均匀 流动,与外界无关,存在着“空无一物”和“空无一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时面对的就是上述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机械论这两种时空 观。它们虽然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但其性质不同,价值和意义也不同。唯心主义时空 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哲学玄想,是适应体系建构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独断。它既无生 活实践的根基,也缺少坚强的逻辑,不过是对时空现象的一种主观化的曲解而已,驳倒 它并非难事。而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特别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其性质和境遇则大不 相同。由于绝对时空观符合人们日常的经验思维,加之在低速宏观领域内牛顿经典力学 的全部原理在绝对时空中都畅通无阻,适合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一切工程设计,所以, 绝对时空观长期统治着科学界和哲学界,要撼动它并非易事。
恩格斯的划时代贡献在于,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他不仅推倒了唯心 主义时空观坚持了时空的客观性,而且在恪守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下,把时空准确地 定义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如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 存在形式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556、392页。)另一 方面,物质也离不开它的存在形式,只能在时空中存在,如恩格斯所说:“时间以外的 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556、392页。)恩格斯给时空下的物质存在基本形式的 定义又划清了与旧唯物主义机械论时空观的界限,指明时空不是与物质平行或无关的独 立存在,而只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面对恩格斯的定义,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就没有 立足的余地了,时间既不是物质之外均匀流淌的河流,空间也不是盛原子的容器,相反 ,时空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与物质密不可分,只要是物质存在就必定占有空间,经 历时间,而时空正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和体现。这样,恩格斯就把时空与物质的关系彻底 说清了,它不仅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关于时空的客观性、广延性、持续性等合理内核,而 且在历史上第一次对时空的本质予以科学的界说,从哲学上给后来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时 空观留下逻辑空间。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牛顿绝对时空观念的巨大冲击,它有力地证明了恩格斯时空定义 的预见性和正确性。按照恩格斯的定义,时空既然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那么,时空 的特性就应由物质的状况所决定,这是逻辑上的潜台词,是可以而且应该能够导引出来 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恰恰揭示了时空对物质存在状态的依赖关系:狭义相对论指出, 时空的特性是随着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就会 发生“尺缩钟慢”的现象,即空间延伸缩短,时间因速率变慢而延长;广义相对论又进 一步揭示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指出物质质量分布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引力 场作用越强,则空间曲率越大,时间流逝也越慢。
爱因斯坦相对论展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新的时空观。1876年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 时,比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早近30年。当时的时空观念无论在科学和哲学上都没有进一 步跃迁的准备和积淀。在这种条件下,恩格斯凭借自己的哲学沉思,提出了时空是物质 存在基本形式的正确理念,既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感性观念的时空观,又反对了旧唯物主 义割裂时空与物质本质关联的机械论时空观,还包容和孕育了后来时空观念深刻变革的 前提和可能,给那个时代的时空观念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个事实就使马克思在时 空问题上无重新思考和重建的余地,马克思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他熟知18世纪法国唯 物主义者的时空观,认同时空的客观实在性,而恩格斯对时空本质的揭示远远高于历史 上一切唯物主义者的水平,克服了他们时空观的种种弊病,因此,在《反杜林论》中一 接触到时空问题,马克思赞同恩格斯的观点就十分自然了。
马克思一生有计划但却没有机会写出正面阐述自己哲学思想的系统专著,因而也没有 可能去展示自己在物质、运动、时空等一切哲学都不可或缺的重大基本问题上的观点。 但是可以想像,马克思在一些问题上没有机会表述自己的观点不等于他没有自己的观点 ,没有谈到时空观不等于他没有自己的时空观。各方面的情况都显示,恩格斯在《反杜 林论》中表述的时空观也就是马克思赞同的时空观。这个时空观是从旧唯物主义那里承 袭过来并加以完善和发展了的,但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如同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 斯在唯物主义的一切更基本的问题上,“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 任何差别”(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6页。)。列宁这句话 虽然不甚精确,但道出了一个基本精神,即在时空这类唯物主义更基本的问题上,马克 思同传统唯物主义观点相一致是必然的,而认同恩格斯更加精确完备的时空观就更是理 所当然的了。
实践时空:实践活动的广延和持续
赞同恩格斯的时空观还只是马克思时空观的一个方面,仅局限于这一方面并不能使我 们满足,而且严格说来,也未能使我们的认识有更大长进。一直以来时空问题无人问津 ,特别是马克思的时空观成为哲学研究中的寂静领域,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认识到此就停 步不前了,总觉得该说的都说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余地似乎已经告罄。其实远非如此 ,按照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马克思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时空观,存在着把唯物主 义时空观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潜能及余地,而这是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是在唯物主义基地上发生的,他把唯物主义从传统 的唯物质形态推进到唯实践的形态,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时空观作 为物质存在基本形式的表述也随之转化为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持续和规模的哲学表达。
马克思以前的时空观都是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产物,是适应“解释世界”的需要,为说 明世界的终极本原或本体的属性或存在方式而出现的。这种时空观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它 与本体或本原相一致,是彻底脱离人和人的生活实践的,仅仅是对世界终极存在或“世 界图式”的一种追寻。马克思彻底扬弃了本体论思维方式,不去追寻世界的终极本原和 始基,而是赋予世界以属人性质,使世界向人和人的生活现实回归。在马克思看来,现 实的而不是虚玄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