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战略论文 -> 论文内容

论西藏城镇建设中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问题_发展战略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发展战略论文    收藏本页
  摘 要:文章对当今西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概括了西藏城镇建设中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与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西藏的城镇建设在全国支援和西部大开发双重超强动力的作用下迅速发展,一日千里,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即便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也可能感觉到似乎快得难以适应。长期相对来说还比较封闭的西藏居民大多数感受到的是新生活带来的新鲜和快意,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许略感迷惘和不适。的确,西藏的城镇尤其是城市近十年的发展与变化真的太快了!拉萨、林芝、山南、那曲、昌都和阿里这些在西藏人眼里的大城市与十年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笔直开阔的马路代替了蜿蜒狭窄的小道,巍然高耸的大厦代替了诸多低矮的小屋,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广场、雕塑、路灯乃至园林开始在西藏的城市悄然出现。于是,热闹又绚丽的城市夜景也就代替了西藏城市原本的静谧与单调。然而,一直向往着现代化生活的城镇居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却随之而来了。他们原本熟悉的古老、传统和独特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氛围逐渐从视野和脑海中消失了。面对城镇建设中的无奈境况,西藏知名作家马丽华在《老房子》一书中感慨道:“老房子”——老百姓都这样称呼祖祖辈辈居住的古老民居。它们确实老了,与现代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连它们主人的后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卖了盖洋楼,既气派又实用。这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建设性破坏也将愈演愈烈,老房子像濒临灭绝的珍惜动物一样越来越少,随之而去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以及宝贵的旅游资源。等到我们醒悟时恐怕已经晚了,老房子和那种特有的时代氛围和文化气息都将一去而不复返,即使造了许多新古董也无济于事……所以,如何看待西藏城镇建设中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与矛盾存在的必然性分析
  西藏城镇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来看,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并不是什么离奇的事。只不过对于西藏的百姓来讲,这一切来得似乎太快了,似乎迅雷不及掩耳。为什么说这个问题与矛盾是必然的呢?
  (一)建筑发展史与一切事物的发展服从同样的哲学规律
  和一切事物的发展类似,建筑的发展也遵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以螺旋形式朝前发展。恰似三国演义的开篇语“合久必分,分久必和”的论断。总括世界建筑发展规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从封闭到开畅,再从开畅回到封闭从严谨对称到自由灵活,又从自由灵活回到严禁对称。没有矛盾便没有世界,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精辟论述高度概括了矛盾之于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原始人类曾以天然洞穴为居,这最原始的建筑在世界范围来看似乎同一性占绝对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地域人们的为适应、征服和改造自然,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建筑便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于是出现了不同风格与特点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的风格与特点与其自然环境的本质联系呈现出显然的必然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交流,建筑作为一种与人类活动至为密切的文化形式,其相互影响和同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问题只是被同化的程度而已。所以,西藏建筑之所以存在现在被同化的问题,其实存在着发展的必然性,只不过现在来得更激烈、更突出罢了。
  (二)经济全球化加快和加剧了这种问题与矛盾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几次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影响着世界,影响着人类思维所能触及的万事万物。丝毫不夸张地说,地球人不到200年的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对人类、地球、宇宙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类5000年文明史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所谓正面或负面的,人类从中谋取了极大的所得,同时也在忍受着沉重的所失。交通、能源、信息的飞速发展,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这种全球化,对各个国家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包括对建筑文化的影响。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钢筋水泥和混凝土成为现代建筑的基本元素,依此为基础的西化了的近现代建筑风格也似乎已经独霸世界,对发展中的中国影响之大是令人瞠目的。洋楼,旧社会的中国人形象地把所谓洋人创造的建筑风格给予这样的称谓。或许在建国以前只有上海、南京和青岛等一些洋人频繁往来的城市开始出现的新鲜建筑,或许连那些推行其洋文化的洋人们也未必能料到,在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它会在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今已经是“儿孙满堂”了。建筑物的趋同性使中国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个性”几乎要丢失殆尽了,不同城市存在着大同小异的水泥森林,而今这种影响开始波及到了似乎远离了很久的,所谓现代化浪潮的交通与信息相对闭塞的雪域西藏。其实,这当然不是中国才有的问题。除了极其典型的标志性建筑以外,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建筑存在趋同的问题显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问题与矛盾在西藏何以显得如此突出
  传统的西藏民居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的确存在比如房间低矮、采光不足、进深不够等等一些问题。所以,当一些居民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因为方便、舒适和耐用就不太顾及其他的问题了。这可能是不少老百姓的真实心理。其实,还有一层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到处传播的“筒子楼”复制容易,建造起来轻车熟路,得来全不费功夫,还比较坚固实用,造价不高,即便没什么特点,对居民的衣食住行并无妨碍,所以它的确有“生存优势”,能够遍地开花。西藏的传统民居则不然,费工费时费料,工艺比较复杂,一时还很难和现代建筑材料有机结合。有些不很失败的新特色建筑造价昂贵,不是一些平民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要在西藏的城市与城镇建设中保证特色,确实也存在不少客观困难。
  三、如何解决问题与矛盾
  从保护城市特色方面来说,西藏的各个城市应该说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当然也有一些教训应该吸取。完全没有必要,的确也不应该重蹈覆辙,步那些泯灭了个性的城市的后尘。如何解决好西藏城市与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与矛盾,不仅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领导机关应该关心和决策的问题,同时也是学者们甚至居民们都该重视的问题。笔者抛砖引玉,斗胆谈出拙见,以期同行不吝赐教。
  (一)城市规划与设计应该认真论证,这是确保城镇建设基本质量的前提
  西藏的筑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吐蕃部落最早在公元前后就在雅垄河谷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圈养牲畜、冶炼金属、发展农业、筑城建屋,出现了以琼结为中心、包括泽当在内的城镇体系。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开始了对拉萨有意识、有目的的规划与发展,这是拉萨作为西藏首府城镇地位的关键一步。然而,由于受到地理自然环境和当时生产力条件的制约,西藏的城镇虽然几经发展,即便是作为首府的拉萨,其规模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还不可同日而语。一直到和平解放时,拉萨的人口不足3万人,占地仅1.5平方公里。从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设立了7个专员公署、72个县,由此才开始了各地城镇的建设和部分城镇的总体规划工作。至今、与国内外具有悠久历史的城镇相比,我区的城市与城镇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应该是规划与设计的论证问题。居住在西藏城镇的居民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就是城镇建设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建筑物、一些道路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事情时有发生,既给城镇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损失。尤其严重的是一座座新建筑脱离了西藏传统建筑的特色,而不少有特色的居民区域没有在城镇建设中得到起码的保护。这种损失已经不光是经济损失的问题了,其负面影响之大很难估计。所以,戏规与设计的论证问或决不好,会给西藏城镇映带来必然的不良后果。做好城镇规划与设计的论证工作,需要有一批精通现代城市城镇规划理论,富有经验,并且对西藏的城镇历史和西藏传统文化有深刻认识的专业化队伍。
  (二)研究西藏传统建筑的特色,指导西藏城镇建设中建筑群的设计是必由之路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不同时代的建筑用最直观、最形象的方式诉说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类考古学的不少伟大发现都是从建筑中得到了答案或启迪。正因为如此,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自然和文化的象征,是旅游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式传统建筑是西藏人民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折射出西藏的先人们独领风骚的精湛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不俗智慧,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人民的骄傲。西藏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不尽相同,有些相差悬殊。所有这些在西藏建筑中都有反映。所以,研究好西藏传统建筑的特色问题,用以指导西藏城镇建设中的建筑群设计在西藏当今的城镇建设中的实践是完全必要和十分重要的。研究西藏传统建筑的特色问题,还应该注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