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西经论文 -> 论文内容

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_西经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西经论文    收藏本页
新古典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是等同的,即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是等价的,然而在现实经济中,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资本雇佣劳动,而很少存在着劳动雇佣资本的方式。新古典理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因为资本相对于劳动的稀缺性;而信息经济学则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资本雇佣劳动。随着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地增强,许多人认为资本已经不再是稀缺的生产要素,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深化等降低了融资的成本和难度,从而拥有技术和知识的(复杂)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也逐渐成为稀缺要素,国内有些人提出,在某些产业中,劳动雇佣资本将取代资本雇佣劳动(注: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年6期;毛蕴诗、李新家:《从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雇佣资本》,《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6期。)。作者认为,伴随着知识和技术经济的到来,生产方式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形式,资本依然控制着生产过程,这是由资本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因此生产方式依然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可能是劳动雇佣资本。
    一、新古典理论中的三种生产方式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生产的产出决定于生产中投入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和所采用的技术(即生产函数)。劳动和资本是独立要素,处于同等地位。新古典理论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下,劳动雇佣资本和资本雇佣劳动这两种生产方式是完全等价的,即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是相同的(注:维克赛尔:《国民经济学讲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25页;Samuleson,1954,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6,P387-389。规模报酬不变也就意味着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性的,即投入同时增加相同的比例,产出也增加相同的比例;完全竞争意味着微观经济主体均是价格接受者,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完全不受单个经济主体的影响。在局部均衡分析中,价格可以认为给定的。)。在新古典经济模型中,可以采取存在着三种生产方式,一种是资本雇佣劳动,即新古典认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注: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地位并不是等同的,而在这种假想的生产方式中,劳动和资本的地位是等同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也是资本的一部分,而在新古典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型中,工资并不是资本的一部分。这里,马克思把资本区别为可变资本(生产资料,相当于新古典理论中的资本)和不变资本(工资)是正确。),资本家控制着生产过程,由资本家在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收益最大化)时,决定雇佣劳动的数量;一种是劳动雇佣资本,劳动者控制着生产过程,劳动者支付资本利息后的剩余部分最大化的条件下,决定雇佣资本的数量,这是新古典设想的劳动自治经济模型;还有一种是劳动和资本都是同等的,由厂商在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决定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即新古典理论常采用的分析模型。新古典经济理论证明了这三种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为了分析方便,劳动和资本假定是同质的,并且可以无限分割,资本采用的实物形式(注:新古典生产函数一般采用价值形态,这样得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均衡时就是利息率。本文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将资本定义为实物资本。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由于边际生产力采用是局部均衡分析,在完全竞争时,资本的价格不受到单个经济主体对资本需求量的影响,因此将实物资本乘以资本的价格就是价值形态的资本。当然为了分析方便,忽略了流动资本。),也就是机器。生产是单一产品,生产中采用的技术即生产函数是Q=F(L,K),Q为生产产品的数量,L是生产中投入的同质劳动数量,K为生产中投入的同质实物资本的数量,即生产过程使用的机器数量。F为生产所采用的技术,它代表着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技术存在着拟凸性,即生产函数的一阶偏导大于零,二阶偏导小于零,,这表明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大于零,并随着投入的数量而不断下降;w为支付给单位劳动的工资,r为资本的利息(润)率,P为产品价格,P[,K]为单位实物资本的价格,MP[,L]是劳动的边际产品,MP[,K]是资本(机器)的边际产品。那么,资本的价值总额为P[,K]K,资本的总报酬就是rP[,K]K。
    1.厂商模型
  在新古典生产理论中,存在着一个虚拟的厂商,这个虚拟的厂商决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并将劳动和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得到一定数量的产品。这个厂商本质上就是生产函数。厂商的目标是(超额)利润最大化,即产品销售的收入扣除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支付资本家的利息之后的剩余:  
maxπ=PQ-Lw-KP[,K]r
=PF(L,K)-Lw-KP[,K]r                    (1)

  
  分别对L和K进行求导:
  附图
  最大化时,所有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注:极值时,还要分析二阶条件,这是保证函数的极值存在,本文中的分析其实还需要证明极值存在的二阶条件成立,在此忽略。)。从而得到:  
w=MP[,L]P=F[',L]P                     (4)
r=MP[,K]P=F[',K]P/P[,K]                  (5)

  
  这就是边际生产力理论,即每种要素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值。从而可以求出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的数量:  
L=F[-1',L](w/P)                      (6)
K=F[-1',K](rP[,K]/P)                  (7)

  
  其中F[-1',L]、F[-1',K]分别是函数F[',L]和F[',K]的反函数,这样给定技术和要素价格(注:实物资本的要素价格即资本的价格乘以利润(息)率,实际上实物资本的要素价格还包括实物资本的折旧,这里为了分析的方便,将其忽略。)、产品价格,就可以得出对劳动和资本的需求量。这样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都得到自己应该得到在生产中做出的贡献,这是由资本和劳动的技术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每种生产要素都得到自己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因此这种生产方式是公平的和有效率的。
    2.资本雇佣劳动
  假定在一个社会中,资本家拥有资本,劳动者拥有劳动。存在着和前面一样的生产函数Q=F(L,K)。生产方式是资本家雇佣劳动并支付给劳动的报酬w,资本家得到扣除支付劳动总报酬(即成本)后的剩余S[,c]=PQ-Lw,P是产品价格,资本家得出在追求最大化剩余决定雇佣的劳动量,那么就有  
MaxS[,c]=PQ-Lw=PF(L,K)-Lw                 (8)

  
  对其求导数:附图
  最大化的条件是一阶导数等于0,可以  
w=MP[,L]P=F[',L]P                     (9)

  
  即得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劳动这种要素的价格,也就是雇佣最后一个劳动力所带来的收入等于支付给这个劳动力的成本,和(4)完全相同的结论,从而可以求出雇佣的劳动数量L=F[-1',L](w/P)。这时,劳动得到的报酬依然是劳动在生产中做出的贡献,并没有低于它,因此不存在剥削,也就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效率的和合理的结论来。
    3.劳动雇佣资本
  假设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方式,条件如前,工人控制着生产过程,即决定雇佣资本的数量,并支付给资本家提供资本的报酬即利息rP[,K]K,r是支付给单位资本的报酬,即利息率。工人得到支付给雇佣资本的利息(成本)后的剩余S[,W]=Y-rP[,K]K。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要得到最大化的剩余(收益),并在收入最大化时决定雇佣资本的数量。
  附图
  最大化的条件是一阶导数等于0,可以  
r=MP[,K]P/P[,K]=F[']kP/P[,K]              (12)

  
  即得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资本这种要素的价格,也就是雇佣最后一个实物资本所带来的边际收入等于支付给这个资本的成本,从而可以求出工人决定雇佣的资本数量K=F[-1',K](rP[,K]/P)。这时资本也是得到其在生产中所做出的贡献,并没有超过它,因此也就不存在着剥削。
    4.三种模型的等同性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存在着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也就是说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性。线性齐次生产函数(注:线性齐次函数一个性质就是所有的自变量都变动n倍,因变量也变动n倍,即F(nL,nk)=nF(L,K)。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可以表明这样一种生产过程,即投入扩大1倍,产出也扩大1倍,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建造一个相同的工厂。)Q=F(x[,1],x[,2],x[,3],…,x[,i],…,x[,n]),存在着一个奇妙的性质,即就是这个函数的因变量Q等于各个自变量的一阶导数乘以自变量的加总,这就是数学中的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如果一个生产函数Q=F(L,K)是线性齐次性,那么它将满足这样的条件:,如果在两边同时乘以产品的价格P,就可以得到PQ=KK[,P]r+Lw,这样就可以得出各种不同要素的报酬之和等于总产品的价值(注:详细证明见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131页,惠凤莲:《关于生产函数的分析》,《统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这是威克斯蒂德在1894年的《论分配法则的协调》中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注:《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3页。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07-409页。),在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中它被称为总额相符问题(Adding-up-Problem)。
  由于线性生产函数满足欧拉定理,即存在着总额相符,可以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