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我市整体进入新课程已经三年多,逐步步了入新课程的轨道。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传统教材更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对知识的呈现形式使师生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新课程告诉孩子们,数学无处不在:当你拿到一年的月历,当你与同伴玩“24点”游戏,当你看到天气预报,……你都能感到其丰富的数学背景!数学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不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新课程用了“螺旋式上升”的理念,把知识点分成几片,先讲一片,然后就放下了,讲下一片的时候就要等到一学期甚至一年以后。可是知识是有一个体系的,前几个知识点告诉你“是什么”,下面就要告诉你“为什么”。现在你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要到以后再讲,这个体系就切断了,学生思维探究的火花被扼杀了,稍一问个为什么,就要等待“螺旋上升”的下一个循环,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
困惑之二: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说的是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说还要训练出其他学科中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中小学数学教育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新课程否定了我国中等教育的优良传统,淡化了数学中的推理证明,代之以“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甚至连“平面几何”这个词都不见了,只许说“空间与图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基本定理也不要求讲证明,代之以所谓的说理,让学生用剪刀将三个角进行拼接实验。不鼓励学生问为什么,不讲证明,数学课失去了灵魂。
困惑之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与中考指向的矛盾。新课程要求:“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可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评价形式要求通过评分+评语形式呈现,而现实的升学压力和功利性使得教师忽视对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培养。“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怎么考,怎么教”成为课堂主旋律,教师更关心中考命题走向、题型分值。而考试往往具有选拔的意义,如果你就学一个“九九表”,怎么考?只能千方百计出怪题、偏题,把考试搞成“脑筋急转弯”。事实上考试不再是考学生的能力,而是考学生的熟练程度,已经失去了选拔的意义。
困惑之四: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新课程考虑受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影响,降低“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等内容的运算与技能的要求,建议不再花费大的精力与时间,但在具体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计算是“机器”无法代劳的,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演算能力是后续高中阶段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必备条件。由于知识的缺损,使得高中阶段的一元三次方程、函数单调性、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情况和函数图象交点等知识缺少理论支撑。另外初中不学平面几何,高中立体几何上来了,更复杂的图形出来了,可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思维,理性的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怎么办?
困惑之五: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将不同“螺旋式上升”阶段的内容剪切、粘贴,苏州市教研室建议将八年级“数的开方”剪切到七年级第二学期,而我市教培研中心考虑到“数的开方”涉及“幂的运算”有关知识,又要求将这块内容提到前面。类似这样的剪切、粘贴在初中各年级都存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由此我又产生一个困惑:原定分步到位,滚动发展,到2010年才全面实施的新课程,2004年9月就在全国全面实施了(只有个别县区除外),这是否太仓促了?太急于求成了?应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是否有必要尽快修订新的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