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观察和实验的用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的研究是从观察和实验入手的,因此,掌握正确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学好生物课的前提。
2.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生物学观察和实验中的常用用具。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初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显微镜的使用为本课的重点,因为植物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都非常微小,用一般的放大镜(为单片双凸透镜,放大倍数从几倍到十几倍),是不能看清的,而显微镜放大倍数较高(一般为100多倍到几百倍),使用它就能看清植物体的细微结构了,所以显微镜成为了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要了解生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学会使用显微镜。
2.显微镜是初中学生第一次使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是本课的难点,这是因为:(1)由于显微镜是较昂贵的仪器,在不具备人手一台或两人一台的情况下,很难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熟练地使用。(2)学生是初次接触到显微镜,对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一无所知。(3)初中生一般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在练习使用过程中,多余动作多,容易出现不正当操作以至损坏显微镜的现象。所以,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解决这些问题是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
解决显微镜不足和没有专用教室的问题,可在普通教室,将两个或四个学生课桌并在一起,构成一个临时实验台,以避免因课桌太小无法练习操作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多,显微镜少的问题,以2~4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轮换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本课的教学方法:
1.常规方法:先以挂图和教材为例,讲述实验用具的结构、名称和使用方法,然后分组练习,此方法优点为易于组织教学,缺点是学生的听、看与实际练习脱节,不利于操作能力的形成。
2.同步教学方法:挂图和实物相结合,边讲边看边操作,老师讲一步,让学生看一看实物并动手练习操作一下,此方法的优点为:使学生能同时听到、看到和触摸到实物,多种感官同时感觉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印象深刻。缺点为:组织教学难度大,学生出于对用具的新鲜感,往往会忽略老师对用具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介绍,而急于动手操作。所以,建议在确有把握组织好教学的前提下采用此方法。
三、教学过程:(以同步教学法为例)
1.引言设计:此课内容是在学生刚刚学习完绪论,对生物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学生引人生物学具体学习过程的重要一步,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引入语,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以绪论引入。这是在绪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渴求生物学知识的欲望,例如:“在绪论中提到了将要学习的几大部分内容,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生物世界了,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板书:第一部分植物)首先我们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因为植物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构成它们身体的基本结构却十分微小,不借助于一些专门的用具和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我们是观察不到的。所以,我们在了解植物之前,要先认识和熟悉一下观察植物结构时所使用的一些用具和方法。”
(2)从日常生活引入。这样的引人可以使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自然地将认识过渡到课堂知识中,不会出现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脱离的现象,同时也潜在地培养了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一提到植物,大家就会想到花草树木(此处语言设计应生动),一提到动物,就会想到虫鱼鸟兽,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那么,它们多彩多姿的外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它们神秘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就植物而言,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构成它们身体的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是由一些微小的单位组成的,这些小单位很小,必须借助于专门的用具和采用专门的方法才能观察到它……”下面就可以引入到本课的主题中来了。
(3)设疑引入。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知之甚少,但他们有着十几年的日常生活经验,越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与自然界接触得越多,对身边的生物了解得越多,然而,这些对于他们毕竟是一些零碎的、感性的认识。其中包括许许多多的疑惑。让他们把这些疑惑说出来,或许学生一时说不出什么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索。例如:“一棵树的叶子和树干有何不同?”学生马上会说出许多形态上的不同点,再进一步地提问:“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只要抓住其中的一点就可以再引导:“树干也好,树叶也好,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一些结构非常相似的微小单位构成,这些微小的结构必须借助于专门的用具和方法才能观察到它们,大家想看一看这些奇特的小结构吗?想亲自使用一下这些专门的用具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这些用具并熟悉使用它们的方法……”。
(4)其他引入的方法。因为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观察了解生物体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引入此课主题的出发点和方法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但是,无论何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此课内容的注意是设计好引入语的基本原则。
2.新课的设计:
(1)向学生展示放大镜、显微镜和其他观察实验用具,准确告诉学生它们各自的名称,例如:烧杯不能称为玻璃杯;培养皿不能称为玻璃盘;试管夹不能称为竹夹子…等等。
(2)依次讲述它们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边讲边指导学生练习使用。
①放大镜 (教材第10页图Il所示的放大镜)一般学校只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由于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所以是野外观察的必备用具,例如观察一些小型花的结构,观察茎和叶表面的特征等等。可让学生手持放大镜观察一些小的物体,提醒学生只有当镜面与被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距离时才能达到最佳观察效果(在没有足够数量的放大镜进行教学时,可以课前或课后组织指导学生自制一些简易放大镜,方法在后面的小资料中,仅供参考)。
②显微镜 显微镜是生物观察实验中最精密的仪器,其结构复杂,操作过程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应该从“取镜和安放”开始介绍显微镜的内容。
a.指导学生按要求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并要放好。
b.挂图结合实物讲述显微镜的结构,并尽量演示其各结构的功能。例如,握镜臂、托镜座、转动遮光器和转换器等等,每演示一步,让学生自己练习1~2次。
c.在介绍完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和完成使用练习后,可按每台镜发给一片载玻片(片上可用笔写一个小的“上”宇),指导学生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按教材第12~13页的操作方法进行观察并同时提出问题:“用手移动载玻片时,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有何关系?”或者具体让学生将视野中某处的一个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体验一下手动的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有何不同,完成这一步后,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载玻片上的“上”字与视野中的“上”字有什么样的位置变化(可以让学生把看到“上”字像写在黑板上)。然后说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物体的完全倒像,“上”字的完全倒像是“ ”而不是“下”,这一点要说清,因为学生往往会把倒像误认为只是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倒置。
d.最后组织学生将显微镜按要求放回镜箱。锁好箱门,可在完成后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怎样取放显微镜?为什么在转换物镜时不能用手搬物镜而要用转换器?为什么要以上提的方法来调焦距?……等等。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③其他实验用具 显微镜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应用25~30分钟完成,预留10~15分钟介绍其他实验用具,在最初展示时只让学生知道了这些用具的名称,现在是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例如,镊子可用来夹取实验材料;刀片用来从植物体上切取薄片以制成装片进行观察(此时应告诉学生装片的制作是下一节课的内容,要提前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做出高质量的装片);碘酒是用来染色;在用试管加热时必须使用试管夹,否则手会被烫伤…等等,在此不要详细讲述和练习,因为在今后的大量实验课中会多次地用到这些用具,用到什么,结合当时的实验再加以介绍和练习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1]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