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语言教育论文 -> 日语论文 -> 论文内容

强化“隐性教育”是改进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_德育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日语论文    收藏本页

    从学校德育的现实看,之所以实际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这里既有德育内容选择的问题,也有德育 工作的途径方法问题。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到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前一段时候存在的“小学生进行理想 信念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就是内容选择的错位。在途径方法上必须十分注重德育的实际效果, 避免那种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劳而无功的形式主义的方式方法,更要避免那种助长学生逆反心理,造成学 生思想困惑以至形成双重人格的不良做法。在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改进学校 德育工作的途径。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强化“隐性教育”是改进学校德育的 有效途径。
    (二)
    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往往会感到,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师的 人格品行、为人处世等等,我们感受到,一些高尚的品行的形成,并非是教师有意识给学生讲课,或让学生背 记许多条条,而是在学校的环境氛围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它的许多道理是 自己感悟出来的,这样,它才会对自己一生的为人处世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了说明“隐性教育”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引用以下的教育事例:一位父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游玩,遇 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父亲坐在不远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 ,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 ,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几招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坑边的土阶梯,于是 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旁边一棵大树下坐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攥着小拳头不无自 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
    上述教育事例揭示了这样的教育规律: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图,但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没有明显的 受教育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悟到了某种道理,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或是教育者通过创设一种情景,使受教育者 去感受某种道理。或是教育者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受教育者自己去探索正确的做法。这样的德育教育,避免了 显性的灌输,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启发了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得到对人生 的真切感悟。
    (三)
    应该说“隐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须有社会的参与,包括社区、家庭、学校,但作为学校来说,重要 的还是要研究学校的“隐性教育”方法。应通过广泛的参与,包括校长、教师、职工的广泛参与,实现“隐性 教育”所期望的目标。学校德育“隐性教育”的途径主要是:
    1.学校的环境学校要强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要认真设计构思校园的环境,通过校园环境物化存在的形 式表现主观的教育意图。使设计者的意识形态与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从而对教育对象发挥有效 的影响。
    学校环境建设首先要考虑一般意义的教育功能,如我们学校所搞的校园“三化”(即净化、绿化、美化) ,这不仅是让校园看上去美观,更重要的是让校园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 气氛,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我们学校校园虽不大,但精致的绿化小品、盛开的各色鲜花,无不给人 以美的享受。我们在大楼的走廊里布置了著名科学家的画像,陈列了发人深省的名人名句,这些环境布置,对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往往会对该 校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注意到不少有名望的学校都十分注重建设本校的学校环境整体性的 识别系统,一般来说学校整体环境识别系统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由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形成的思想 识别系统;二是由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等形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三是由校徽校服、校旗校歌、建筑 风格等形成的形象识别系统。我校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努力注重形成本校特色。我校是一所有悠久历史的学校, 解放前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南洋女中。我们十分重视学校校史室的建设,充分利用我校这一特有的教育资源 。学校还将长期以来形成的校训“崇真、求知、开拓”置于校园最醒目的地方。环境建设从总体来说是一显性 的物化形态,但是它起到的是隐性的有效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的环境建设应该成为我们“隐性教育”首先 考虑的环节。
    2.教师的形象 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教 师,而且由于教师所处的特殊地位,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心目中的 偶象。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都打上了他儿童时代青少年时代教师的品德和人格的烙 印。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我们 认为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应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优 秀教师的品行,他的思想信念、生活态度、道德面貌,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往往 是觉察不到的,但会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无形的痕迹。如果留意一下学校生活,我们往往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 :不同性格的教师所带教的班级会形成不同的班风,班级同学的性格会趋近于带教教师的性格。我们也发现这 样的现象:一个写一手好字的老师,班级里竟有不少同学的字体会趋近于他们老师的字体。这不是教师有意的 传授,而是一种隐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二是教师处事影响,学生往往十分注意教师怎么处理 学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学生处于成长时期,模仿性极强,教师处事的方式会对学生产生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 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该成为教师处事的准则。如果教师 处理各种事情不遵循求真求善的原则,那么让学生背再多的“真善美”的道德信条,又有什么用处呢?因此, 让每位教师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行、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 这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
    3.课堂教学的方式 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包括学校所有的课堂教学,我们认为无论什么课的教学过程都能 对学生如何做人起到导向作用。这里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即是要确立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生的教 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的观念。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品行面貌往往跟该校各学科任课教师 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学科教学设计中熔入德育的目标,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
    在传统的班队会课、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德育的成功经验,但也不可否认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 要是教育的目的过于显现,教育的方式过于单调,教育的对象参与不够,因此难以得到期望效果,甚至易引起 学生逆反心理。我曾听了一位教师的一节德育课,他的教育方式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提出一个讨论 题:“一个孩子已跟同学约好出去搞活动,可是父母亲不同意,要他在家做功课,怎么办?”这是一个两难的 问题,如这位孩子听父母的话不去活动则是失约,如不顾父母的要求赴约则是不尊重长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 论,孩子们发言踊跃,争论激烈,并且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解决方式。这堂课是成功的,较好地实现了教育 孩子“守信”与“尊重长辈”的德育目标。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教师没有把德育教育程式化、简单化、显性化, 而是把德育目标隐在一个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学生接受教育目标是在积极参与努力探索过程中实现 的。“隐性教育”的教育方式在这堂课中得到了体现。这种教育方式要点在于把显性的教育目标隐性化,主要 通过受教育者自己探索悟出道理,重在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训练。所以,课堂教学方式设计是“隐性教 育”设计的又一重要环节。
    4、学生的活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提出了思想品德素质化的要求。所谓素质是人在先天 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因此,我 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说已经成为该学生的素质 。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我们才能说达到了思想品德 素质化的要求。学生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在生 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活动,我们认为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必经 途径。
    “隐性教育”的目标许多是通过学生的活动实现的,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达 到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的目标。这里所说的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1)校内的活动。 如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如共青团、学生会活动、学生电视台、学生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2)社会实践活动。(3)家庭教育活 动。在学生活动中,组织者要有明显的教育目标,以适当的措施促使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不要过于显性化 ,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其次要做好引导工作。要辩证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 生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应给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 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才能使学生内在、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nbs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