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3-9-5 作者:郑晓江
(提 要)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认为:(1)解决死亡的
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
2)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珍惜生
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3)
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
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
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
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
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
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
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
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
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
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
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
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
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
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
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
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
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
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
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
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
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
可是,即便人们从生命之根理解了死亡的必至性,仍然会在情感上万分恐惧与
害怕死亡。这一点必须从死亡本质的角度来加以化解。古希腊的圣哲指出:死是人
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时,死非常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
思虑了。人们对死的害怕、焦虑、恐惧,等等,无不都是一种活着时才有的感受,
而死亡一降临,人所有的知觉、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们又怎能害怕呢?
既然不能够去害怕,我们活着时就没有必要去恐惧死亡。也就是说,当人存在的时
候,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我们不存在死去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害怕。因此,
活着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
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本不是起于死亡本身,而是人们从棺材、死尸等死
亡的现象中获得的一些恐怖的观念。仅仅是观念而已,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对象。所
以,人类的确可以从主观上努力,改变以至取消这些观念,以消除对死的焦虑、恐
惧、害怕和担心。这些有关死亡本质及如何免于对死亡恐惧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当有
效的,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经常沉思一下,去倾听古代贤哲的声音,积极地思考
生与死的问题,以获得某种生死的智慧,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这样,也只有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但是,人们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既然生而必死,自己生前拥有的一切都必然
地要完全丧失掉,那"生"又有何意义呢?我们生前的奋斗、获得、悲欢离合等等,
又有什么价值呢?一句话,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既然
凡"有"都必归于"无",那又何必要"有"呢?实际上,应该延伸一下再深入地
思考思考:"无"之后又是什么呢?那必是"有"!所以,一个现代人要如中国古
代哲人所说的那样,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大其心",要跳出自己此生
此世的限囿,立于宇宙大化的本体之境来看生死。如此,人又何必要悲泣于自我必
死的结局呢?要明白,"我"之死正是"他"之生,"我"必死然后"他"才能生;
有生命之物的死,恰恰是万物之生的前提。况且,没有前者之死,又那会有我们每
个人的生?既然"我"之生建基于"他"之死的基础之上,那"我"为何不能当一
下他人之生的基础而无畏地面对死,从而勇敢地步入死途呢?正如我们人在生活中
不能太自私一样,我们在生死的问题上同样不能自私。而且,人们在生活中自私一
点关系并不太大,不过会造成一些人生中的麻烦罢了;可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一
个人若很自私,极不情愿地面对死,那就必然造成自我的生与死的品质极低──在
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极度地恐惧死。可是,无论你愿意与否都不可能改变人必死的结
局,死亡肯定会在某时某刻必然出现。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应在生死的问题上达到
心胸广阔,无私地对待生,也无私地对待死。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死时,他也
就必能正确地对待生;当一个人真正免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时,其生活与人生
便走上了一条坦途。
二、关于死亡的意义
一般人皆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它还进而吞噬掉了所有的人生
意义。但是,人们若明白了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
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死,去沉思
死,去由对死的扣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长足的发展,建构出一个健康正确有意义
的人生观,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这种方法可称之为"生死相长"。
首先,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沉思,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
,这就能使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满内
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可见,"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无意义,而
是更凸显出"生"的意义与价值。当一个人能够牢牢抓住生活,不浪费人生中的宝
贵时光,努力地从事各种创造的活动,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并
尽可能多地品尝种种人生的滋味,那么,人们就能在死亡来临之际,毫无恐惧,心
安理得,并为自己即将永久地安息和为别的生命之诞生做基础而欣喜不已,这就达
到了生死两相安的最佳境界了。可见,由"死"可以反观出"生"的真正的意义所
在。任何人在"生"的阶段时都应该生机勃勃,奋发努力;而到了死时,则应该心
安坦然,无所牵挂。
其次,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拥有更健康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常可看见
许多人埋首于求这求那,总以为拥有得越多就越好;在为人处世时,刻薄、吝啬、
毫无怜悯心,无所不为。也许他的确成功了,拥有了很多很多,可是他在这个世界
上不爱别人,不帮助别人;当然别人也就不会爱他,也就不会帮助他。因此,他在
现世的生活就肯定相当的孤独;而当他面对死亡时,他会因为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永
久地丧失而痛苦万分。人之生死的吊诡性就在于:人们生前拥有的少,死时就丧失
的少,其痛苦也就相对要小;人们生前拥有的越多,死时就丧失的越多,按一般的
逻辑,痛苦就必然会大。对于那些在人世间一心只知攫取者而言,这一生死的规律
实在是太不利了。
所以,为了避免死时的更大痛苦,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观做极大的改变。
为了生活和生存,我们当然要去谋生,要去赚钱;但我们不能以赚钱为唯一的人生
目的,不能以聚财为全部生活中关注的唯一追求。要明白一个深刻的生死之理:人
世间的物质性拥有不是人生的一切,甚至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人活着时最重
要的还是一个情字,是和谐的关系,是温馨的亲情。所以,我们在世间生活,对物
质性的东西要拿得起放得下,要以与人和谐生活、爱和助人为乐作为人生中最最值
得追求的东西,并发而为实际的生活准则。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得到
他人的爱和帮助,由此我们便由对死亡的体认而获得了做人的正确立场。
再次,死亡的存在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态度。人们若只是沉在日常的生
活中,往往对什么都十分地执着。你的我的他的,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让别人从
自己这里取得一丝一毫,什么都得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执着于己的,更盯着他的,
还渴望取得你的。而且,对那怕是一点点的损失也无法忍受,那怕是吃上一点点的
亏也是坚决不干的。这样的话,人们在生活中一定累得很,苦得很,无奈得很。如
果我们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学会由死观生的方法,心胸便会豁然开朗,
意识到: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时,是一无所有的来;而我们死时离开这个世间也将赤
条条的去。生前的所有,都为暂时而已,我们又何必执着?实际上,我们又何能执
着?而且,我们在世间走一遭,与各种人结成各种的关系,实在都是有缘。这些人
际的关系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故而是弥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