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计算机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论文内容

把脉慧聪:管理存疑 定位有误_电子商务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电子商务论文    收藏本页

  连日来,某知名IT门户网站载文称“因为业绩不好,慧聪网职能员工2月份的绩效工资将被全部扣掉”,并称这主要是由于慧聪收购中企网的部分员工,成本增加,而同时慧聪网拳头产品“买卖通”销售进入低迷。最近这家网站更推出新文,直指慧聪有在3月底发布文件要求员工自动放弃三险与绩效工资一说。

  以做商情起家,在中关村也算拥有良好品牌形象的慧聪在鸡年似乎遭遇了“是非星”。

  传言有源,难清真伪

  在2月份“扣工资”传言最早爆出的时候,郭凡生曾在上海一个非正式的采访中进行了澄清:2月份确实有部门因为未完成销售任务而被扣发绩效工资,属于公司正常考评,与现金流压力无关。传言可能来自慧聪的离职员工。

  在后来,这个传言被赋予了进一步的内容:公司核心部门买卖通产品部被勒令和引擎产品部,随后导致骨干人员走失一半。带来后果是买卖通销售持续遭遇2个多月的销售低潮。因此导致2月份销售业绩没有完成,慧聪便停发了所有慧聪网职能员工2月份的绩效工资。整个流言真伪尚难确定之时,时隔一个月后,来自慧聪的传言进一步“升级”。

  记者在一位去年年底离开慧聪的员工处了解到:“慧聪的员工组成结构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CXO下面分了两个总经理,一个是负责行业的,一个是负责产品的,他们的薪金构成与普通员工不同,相信也不在传言中。一般员工的工资构成因部门不同而不一样,像业务部门由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构成,而职业部门拿的就是死工资,而且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大变动的一个数字。年终的各个部门根据不同的业绩有年终奖,业务部门发年终奖,但是职能部门这一块是不发的。业务部门发的前提是必需完成任务,如果有些部门赢利不好的话,还有可能会倒扣,扣的程度大小不一,我以前的部门因为年底没有完成任务,整个部门的人都被扣了钱作为惩罚,少的也有扣50元的。多的就更多了,不过我最多扣了100。”

  他透露他是去年9月份离开的慧聪,在当时公司的一切工资都是按正常的日期与数量发放的。对于慧聪CEO郭凡生此前曾表示,公司已经和将要打造100个百万富翁,他则付之哈哈一笑:“真要那样,我也不会离开了。” 但是谈及最近发生在慧聪身上的传言,他言辞闪烁:“我都离开那么长的时间了,对这个也不好说,一切以慧聪的正式发言为准吧。”

  另一位曾为慧聪从事过市场公关外包工作的人员则向记者透露,慧聪的普遍员工的基本工资与中层管理人员的差距相当大,有些员工的基本底薪甚至只有几百,然后加上所谓的绩效才能达到2-3000元左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出于节约成本考虑,砍削绩效工资是节约人员成本最直接的一个方式。他说:“其实慧聪一直以来就没有太改变他的起家成功经验,过去我们在‘村儿'里的时候,感觉慧聪就是这样的:‘拎着包寄着自行车到处推销那本商情',现在也一样,不同的是自行车可能换成其它公共交通工具了。而慧聪的成长,很大程度是基于这扎跑腿的底层人员的,如果他们的利益不能充分保证,那么人员流动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郭凡生在上海表示的“买卖通”销售情况表好的宣言相对应的是,近日慧聪国际公布了2004年全年业绩,营业额增长1.4亿至4.6亿人民币,但利润增长乏力,仅为5800万人民币,业绩报表也没有单独透露“买卖通”获利情况。

  管理存疑 定位有误

  据报道,有关慧聪去年慧聪利润增长不多的原因和其销售成本过高有关,营业额虽然增长1.4亿,但是销售成本也增长了7200万,销售和分销费用增加了3500多万。而业内人士则告诉记者,销售成本过高是慧聪一贯以来的问题,不可以用互联网公司的利润率和盈利模式来考核慧聪,毕竟慧聪目前80%的收入来源仍然是黄页和传统商情部分。与此对应的是,慧聪在近几年一直奉行大举进军网络业务并积极推广其B2B业务,但知情者却表示这些措施并没有为慧聪带来相关的增长。

  据了解,自从2004年中商网并购过来后,发生了业务重叠,当时慧看中其的销售能力突出并没有为慧聪带来太多的利益,相反却对原来已经形成规模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原来在慧聪,一般是由行业的业务员自己去寻找业务,就是一直很传统的做法,把商情广告与建公司网络两个业务合在一起来做,但是自从中商网进入慧聪后,就把这两个业务进行了分离,把网络技术公司单独分离出来,专门做企业网络建设的业务。由于独立出来的网络公司不满足于行业资源,经常跨出范围直接接触客户,从而发生了不少跟慧聪原来的销售部门抢单的问题。这种情况发展到最后,就形成了一种自顾自地行为,网络技术公司在抢单上已经达到了一个‘能挖掘多少就挖掘多少'的程度,这对原有的销售部门人员而言,是从业绩到收入上的一个巨大冲击。”一位慧聪内部的员工这样对记者说,“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就是客户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频繁被慧聪的人干扰,这样特别不好。”

  曾经在慧聪市场部工作过的一位员工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一直觉得老郭(郭凡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至少他在并购中商网上是缺少深思熟虑的,因为中商网与慧聪在业务上有重合,但在长处上严格讲互补得并不明显,甚至是相对的,就是都能销售,这其实一直就是一个隐患。而且在网络技术公司独立出去后,在管理上缺乏宏观手段,因此造成了混乱的情况。我觉得慧聪的高层一个更善于市场造势但缺少与时俱进的革新力,另一个却被太多的其它事务纠缠,无力进行更大程度的改进。”

  缺少远见 改进不及

  慧聪的内部管理体现了很鲜明的家族式特色,但这不是管理混乱的理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表示:慧聪高层在对网络业务发展的认识上缺少高瞻远瞩,对过去经验的不及时总结改进才是根本。

  据了解,曾有一家公关公司最早给慧聪做市场推广时提出的一个方案就是借力,根据慧聪在B2B领域的第一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提出一个“北方的阿里巴巴”这样的概念,借其名义来打自己的品牌,毕竟慧聪的定位与方向和对方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慧聪高层对此反应强烈,否定了这一提法,而他们的理由只是阿里巴巴是没有‘落地'资源的,而慧聪则是有传统业务作为支撑的,先天就比他们强,“不在一个档次上,凭什么要我们跟在他们后面?”结果这个方案不了了之。

  但是来自慧聪员工的想法,却是阿里巴巴作为网络B2B的先行者,在资源定位与理解上有着慧聪不可比拟的优势:“人家一上手就是网络,而慧聪则是从传统业务向网络化转,需要一个蛰伏期的。但是慧聪的高层认为,我做传统的业务时市场接受了我,那么我把传统业务转到网络上,接受起来也应该很容易,但市场不是1+1=2那么简单。”

  去年年底一位因个人原因离开慧聪的员工对这个观点表示了赞同:“因为慧聪所打的行业市场很广,其中有一些行业是国家明文规定要限制规模的,并在经营方式上也有所规定,这种行业客户可以接受慧聪过去的产品,但是对于网络化,他们却碍于政策或行业特征,并不能完全接受,因此也影响了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当记者谈到是不是会选择在近期离开慧聪时,他说:“在慧聪,只要你获得了升迁的机会,那么待遇机会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可以讲这是对员工的一个吸引力,但是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不是最近会不会走人的问题,而是目前慧聪的人员已经进入一个流动期,如慧聪的市场部门原来分有行业展会、PR、活动等多个负责人员,共计10余名员工,但是现在只有不过4、5个人了。去年底,慧聪内部有一次结构调整,从美国聘请回的销售总监上任半个月离职,一位从央视跳糟来的负责市场的主管也被放到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闲置了,一切都在进行中,不用等。”

  当记者问到他的去留问题时,他表示:“现在的IT环境不像过去几年了,只要能在慧聪做下去的,我就不会考虑去别的地方,毕竟这个环境我熟悉,慧聪也给予了我足够的回报,我们愿意等,也期待着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