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作文大全 -> 其他作文 -> 散文 -> 作文内容

赣水在我心中流淌(散文)作文

作文作者:刘天仁    作文来源:本站整理   作文栏目:散文    收藏本页

赣水在我心中流淌(散文)

刘天仁


我曾写过故乡的萍水河。说尽管离开她已逾半个世纪,但至今仍然感到身上有萍水河水的残留。然而我与另外一条河也阔别二十年了,至今岂止是仍然感到有她的河水的残留,甚至是感到她的河水至今仍然在我心中流淌。她就是我一直梦魂牵绕的赣江……

与故乡的萍水河相比,我和赣江相处的日子更长。我的童年受到源源不断的萍水河河水的恩惠,但我十四、五岁就与之挥别,远走他乡。紧接着碧波滔滔的赣江伴随我三十六载。如果说萍水河河水像乳汁一样哺育了我的成长,那么赣江水就像茶水一样滋润着我,不但使我不至于像秋天的野草那样蔫巴枯萎,而且启迪了我的心智,成为我意识中有时会出现一点闪光或灵感的泉源。

与故乡的萍水河相比,我对赣江有更多的了解。虽然萍水河的流程比赣江短多了,但因为小小年纪活动范围有限,我也仅涉足过她流经萍乡城区附近的那一段。而赣江则不同,我几十年在赣江边生活,对南昌的赣江河段说不熟也难。不仅如此,我曾从南昌乘船顺流而下,浏览了赣江下游的风光。进入鄱阳湖,见到过江豚追逐行船的有趣场面。面对主要由赣江造就的号称全国第一的淡水湖,不禁感慨万千。我曾静立郁孤台前,凝视着章水和贡水的汇流,这里即是赣江的起点。饶有趣味的是,不但赣江是由章水和贡水汇流而成,而且赣江的“赣”字也由”章”“贡”两字合二而一,成为一个对江西来说不同寻常的汉字。我也曾数度到石钟山,在通幽的小径流连,左眺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右对碧浪滚滚的长江水。这里是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由于江水和湖水色泽不同而界线分明,实际上这里也是赣江注入长江的地方。虽然南昌以上的赣江上游没有连续行驶过,但却到过樟树、丰城、吉安等地,光顾过所在地的赣江河段。应该说我对赣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自认为对她比较熟悉。以至于有一年酷暑季节,我初到吉安,尽管人生地不熟,但见不少当地人在赣江游泳,也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里,一见赣江就毫无陌生之感…… 

我领略了赣江的秀美。初到南昌见到赣江时,将之与家乡的河流相比,赣江的大气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八一大桥跨度两千多米,可见赣江之壮阔。而在抚河桥附近,正是抚河与赣江交汇处,水面尤其开阔。而且此处赣江突然有一个大转折,站在这里可以纵向看到赣水滚滚西来的壮观场面,领略到水天一色的美丽画卷。记得当初的确偶尔可见鹜(俗称野鸭子)在水面上栖息嬉戏。骛的羽毛光洁漂亮。当夕阳西下,晚霞满天,鹜突然从水中跃起,披着霞光飞翔,与波光粼粼的江水交相晖映,画面确实很美。难怪王勃会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

我体验过赣江的温柔。除了洪水季节外,当年赣江水质优良,清澈见底。南昌的夏天很热,除了不少人集中在抚河桥附近游泳外,还在下沙窩的江心设立了游泳场。前往那里消暑游泳的人络绎不绝。我也不知有多少次前往那里接受赣水的洗礼。下沙窩游泳场地处江心,四周的沙滩怀抱着一大片水域。下班之后,骑车赶到那里,已是大汗淋漓。但一进到水里,任凭温柔的江水轻轻地抚摸,暑气渐渐消退,疲乏也缓解了许多。总是天黑了都不忍离去。

我见证过赣江的狂野。洪水季节,赣江就像放荡不羁的野马,恣意驰骋。泥浆色的江水掀起的巨浪就是“野马”扬起的“灰尘”。记得有一年江水猛涨,离八一大桥桥面也仅数尺。江北已是一片泽国,公路交通中断,自然没有汽车从大桥通过,就是行人也鲜有贸然冒险前行。但由于那时我的工作单位在江北,非过桥不可,只得鼓起勇气,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地驶过八一大桥。过桥之后,面对一片汪洋。好在那时赣江大桥(铁路桥)已经修通,江北一段废弃的南浔铁路线仍高出水面。我攀登上去,推着自行车在铁路上艰难地行走,好不容易才赶回工作单位。还有一年洪水季节,省里组织工作组分赴赣江沿线的县市,我被留在了樟树(那时叫清江县)。我对水利一窍不通,自然对抗洪防洪毫无发言权。省里的考虑,可能一方面是派人下去表示对此事的重视;另一方面当时尚无手机一类方便的通讯工具,派人下去可起传声筒的作用。县里的人也心知肚明,所以除了安排我住进招待所之外,一切情况都得靠我自己去了解。我常独自一人漫步在江堤,凝望着滔滔江水,江面甚至高出堤这边低洼处的屋顶,大堤出了问题真是不堪设想。面对滚滚的赣江,顿时感到自己渺小得如同一只蚂蚁在堤上爬行。心想此时如果赣江水将我席卷而去,又能有什么怨言呢?

我也曾寻觅过赣江的苍茫。我当然知道,自己说对赣江有一定的了解,只是个人的人生体验。要比较全面了解赣江,必须了解她的历史。读苏轼的“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似乎感到赣江对贬臣的同情和藉慰。读文天祥的“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彷佛体验到赣江对忠心耿耿的赞许和对无力回天的无奈。读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又不禁使人联想起我国历史上中原流向岭南的三次人员大迁徙。当数以万甚至几十万计的人浩浩荡荡翻山越岭蜂拥而至奔向岭南,场面会是多么壮观和惨烈啊!而赣江作为主要通道,又流淌过这些人多少血泪啊!也许只有毛主席的“赣水苍茫闽山碧”中的“苍茫”最能体现赣江的特质。正是在这种体现历史深度和厚度的“苍茫”中,毛主席运筹帷幄,终于使“赣水那边红一角”,逐渐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从而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赣江给我的印象是如此深刻,赣江一直令我梦系魂牵,以至于只要静下来,就似乎能感到赣水在我心中流淌……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