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盲文出版社推出了美籍华裔作家刘墉作品的有声图书《在灵魂居住的地方》、《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这两套图书是刘墉倾全家之力完成制作,儿子谱曲、女儿演奏、太太统筹、先生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家庭真实的温情与默契。对于爱情、亲情和事业,刘墉始终达观地遵循自然之道,人生在他那里,不是成功的手段,而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的一次旅行。也算献给今天这个“国际家庭日”的一个礼物吧。
爱既是掠夺,又是奉献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您这次大陆的巡回演讲过程中,有一组选题很吸引人:爱的变化与飞扬,您宣称爱是掠夺和自私的,又是推己及人的,为什么爱总是矛盾的?
刘墉(以下简称刘):爱有时的确表现为战利品,在台湾山地至今保留的抢婚习俗可以看成“掠夺”爱的一种人类行为。我个人的爱也属于自私自利,年轻时候为生计奋斗,就是在一点一滴地往自家里搬东西,渐渐觉得够了,才更多地体谅关怀别人,不再从一己的想法出发。
记:自私是否是一种自然之道?
刘:凡是经过亿万年存留下来的生物,都有这种本能。我们从没出生就要在母体中寄生使自己发育,来到世间,我们要吃、喝,占有玩具、占有父母,几乎很少考虑到别人,这是当然的,因为自私是为了生命成长、成长是为独立、独立是为了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家是为了我们也要孕育下一代。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成长、成熟,又能谈什么别的爱呢?
温情和辛辣不矛盾
记:您的书里很多都是温情脉脉、劝人向善向美的,但《我不是教你诈》里面又写得辣,为什么会表现出温情和辛辣的两面?
刘:我绝对不能只呈现给读者一个唯美的世界,如果我们学校里教的都是圣人、贤人、伟人,但是孩子们打开电视、摊开报纸,见到的往往不是圣人、贤人和伟人,我们给他们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很多孩子从学校走到社会,受到了打击,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怎么这样丑恶,然后他会颓废,他会想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读了我的书,渐渐的他会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他从平凡人的角度,看平凡人的世界,最后能够泰然接受这个世界的美善以及丑恶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一针扎下去确实痛,但是等他自己遭受到这些挫折的时候,他会有更大的耐受力,或者碰到这样的状况的时候,他可以加以防御。
记:写了这么多励志书,有没有感到灵感枯竭?
刘:这样的时候很少。当我感到写作即将枯燥下来时,我会去画画,我会去种菜,我会种牡丹花。有的时候我去读比较生涩的书,或者是读一些自然的,科学的,植物的作品,跟你写作的东西很可能差十万八千里,它帮助你能够把眼光放远,重新回头来看你的作品。
记:有人说您的文章比较浅显,除了那篇《杀手正传》。
刘:对,我自己会根据读者来协调风格,就像我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与在贵州是不会相同的,浅白的文字青少年更容易感到亲切。《杀手正传》就有点现代小说的味道了,适合成人阅读。
现代人的成功、焦虑是正常
记:大多成功者都有慧根,您集作家、画家、青年导师于一身,慧根在哪里?
刘:成功是什么?在我看,不是扬名立万,是负责、健康、有丰富的心灵。我很率性,喜欢做一件事就去做,不喜欢不会勉强自己,就算失败也无所谓。我选择写作就很率性,我发现给青少年写作一是可以整合自己的思想,也能在过程中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想达到什么高度,只愿“不负我心,不负我生”。
记:经济的发展带来富裕,也刺激了人们成功的欲望,在巨大的压力下,这种成功欲可能发展为成功焦虑,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比较好?
刘:看到别人有钱他也很想发财,看到别人出国他也努力考托福,人很容易跟风而误入歧途。我觉得也正常,让他焦虑好了,你总要先进去才能知道里面是什么,只有焦虑过才知道为什么焦虑和怎样摆脱焦虑。我的女儿,她临考时都比平时焦虑,我从不去管她,让她独自享受压力。因为这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任何人去管制都是违反自然的。
顺其自然做父亲
记: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压抑吗?
刘:父亲在我9岁时就过世了,妈妈管不了我。年年不及格,带着“家伙”上夜间部,跟同学用刀片打架,给女生写情书,我的初中可以说一无成就,又都是成就,高中毕业时妈妈说别考了,我却爆了个大冷门,考进了门槛很高的台湾师范大学。
记:自己做了父亲之后,心路历程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刘:儿子出生的时候我还有点望子成龙,让他把钢琴什么的都学会,我早先没有机会学嘛,但是把这些强加给孩子就像依靠大量化肥把庄稼催熟,种出来的果实并不好吃,父子在青春期不知发生了多少冲突。到了我女儿就不用这种“细养”法了。生女儿时我已经中年,对生命的理解也不同于年轻时,这时我才明白了,孩子的生命固然是父母给的,但他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独立个体,就要走向他自己的未来,我们不能把孩子看成私有财产。
所以对自己的孩子,您基本上是“顺其自然”法?
刘:对。离开他们,远远地望着。
记:今天是父亲节,作为一个父亲,您想对天下的儿女说点什么?
刘:父母是送给我们身体的人,很多朋友都知道一句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但他们却常常羞于向父母表达情感。我以为,儿女孝敬不见得是给他们金钱和礼物,而是用行动关怀、协助和体谅,冷眼旁观是最残酷的。(田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