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学们,你们向往拥有自己的房子吗?如果你们自己为自己建一所房子,你们想把它建在哪里?
学生:建在天堂;建在海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远离城市,清净安定,建在深山老林;建在太空,建在月球,建在航空母舰……
教师: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向往已久的房子,我们暂且称它为小屋。它可能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在郑愁予达达马蹄经过的江南小镇;或是像海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栖居,或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这小屋就是我们的心灵港湾,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心情、情趣。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心中的小屋是怎么样的,作者在他的小屋里寄寓了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的导课听起来也颇具启发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方面是动了脑筋的。这样,让学生参与进来,对于学生感受美以及作者如何表现美都有帮助。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导课还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对于这一类课文的教学,我们现在的教学过程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一、这篇课文中描写景物多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认真阅读课文,按前后顺序把对应着写的景物排列出来,体会这样写的表现力。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所用比喻的类型和表达效果。
三、理清层次,领会要点:
第一部分: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四、课文如何做到定景换点来突出景物的特征?
五、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本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的艺术特色?
照这样的设计看起来也是有问有答,师生互动,也很符全启发式教学的要求,但却是完全技术化的阅读,学生不可能在这样的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生命而用情感来理解。阅读时,我们的学生没有心灵的参与,情感与智慧总处于缺席的状态。
这种阅读是立足于文本之外,而不是进入文本之中的阅读;这是以语言评判者的身份疏离文本而不是以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的阅读。教师在导读时,没有这方面的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让学生心灵参与,让学生震撼和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少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美的教育。”“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我们现在的阅读所缺乏的恰恰就是“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的体验,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的体验。
这样的阅读每天都在进行中,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走进考场,走进高一级学校。他们的阅读技术也许在一天天进步,然而他们的心灵却从来没有真正地给思想和情感滋润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情商越低的原因所在。
作者站在哪个角度去观察,这是一种技术视角;这种纯技术的东西只有在学生有了心理的需要后,才会产生作用。如果学生面对自然没有感觉,没有感动,回忆起来,没有印象,那么,什么样的技术视角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要掌握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观察自然的,作者在写这样的文章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视角来观察自然的?我们又可以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自然这幅图画?
我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进行了这样的导课:
同学们,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们感动于作者笔下的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更感动于作者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说《荷塘月色》抒写的是朱自清对人生的感伤的话,今天我们要学和《我的空中楼阁》抒写的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停顿,让学生充分引起对“自我意识的觉醒”的重视)
首先让我们一起给我们描绘的图画中……
对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 阅读课文看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如何写景的?
二、 这些景物的描写与《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三、作者在这些景物中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与追求?(讨论)
必要时教师作如下引导作者在这样图画中,完全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他是如何融入这些东西的?作者为何能从自然的景物中,找寻到快乐与幸福?你能够找到这样的快乐和幸福吗?仔细研读文章,就会发现,作者是以一种艺术的态度,其实也就是欣赏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自然的。从这一点出发,作者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应,我们需要理解作者与自然对应的心境,我们需要以类似的心境去解读这个文本。
其次,作者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空间体验的形式,即从狭小中拓宽视界,以体验辽阔,体验无限,抒发人的主体自由感。“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在狭小的楼阁中,作者心灵所拥有的,是无限辽阔的自然。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苏轼的诗“挂起西窗浪接天”,曾公亮的诗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均属此种空间体验形式。
其三,这样美的图画不是现实中,而在“空中楼阁”,在作者的理想世界里。(对比朱自清生活的时代,作者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喧嚣和纸醉金迷中)所以美好的小屋是作者理想的小天地,是对独立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城市纸醉金迷生活的厌倦。你有你的金钱,我有我的书斋;你有你的豪华住宅,我有我的空中楼阁;你有腰缠万贯,我有潇洒超然。你走向市场和富裕,我走向心灵和自然---可以说是现代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其四,苏东坡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作者说,“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这个世界除了金钱的富翁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富翁:这是一种空间上的富翁,他们在心灵的咫尺之间,装着一个无限的自然。
四、课后小练笔:我的理想世界
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唤起学生心理中的图式,参与到对该文本的解读中来,这样在学完本文后,学生将获得图式的充实。如果个别学生心灵中还没有这样的图式,那就必须赶快补这一课,一个高中生如果没有这种解读自然的能力,他的心灵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我的做法并不一定很好,但唤醒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情商确实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