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数学论文 -> 论文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情感教学初探

论文作者:黄常勇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论文栏目:数学论文    收藏本页

 初中数学情感

教学初探

黄常勇  

摘要

教学过程亦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这里的情感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做出注意→做出需求的反应→对行为的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是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学生兴趣盎然,有了渴望获得新知识的需要,必然促成新的认知目标,这样,以情感交流入手,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设计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成就动机,是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是,受家庭、社会环境、遗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培养人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学困生树立成功信念的过程,因此如何改变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落后状况,使其潜力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数学学困生,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大课题

产生背景

十多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而又十分艰苦的探索过程。人们的注意中心先是放在“加强双基”上,进而重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以及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现在又在探索如何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来进一步指导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种有益尝试。其中,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新认识“非智力因素”,进一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已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而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有几种不良的倾向:注重教师最优化的教,忽视学生最优化的学;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就没有将教授最优化与学习最优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体会到,注重了情感培养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正如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当认为是有趣的、有价值时,主体便主动而有效地吸收,否则反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味加大知识信息量而不能真正进入学生头脑的原因。因此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注重操作系统的过程,即认知过程,而忽略动力系统的过程,即情感过程,或者虽然有时也讲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但充其量只作为吸引学生注意,保证上课不走神的一般条件,作为附加于教学活动之上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东西,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从现代教学观看,在教学过程中两种系统是协同作用、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密切配合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实现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和谐统一,在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中学阶段不仅是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情感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数学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也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在传授某一知识,培养某一能力时,应注意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发展。因而,情感教育应该成为数学学科教学整体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应该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阵地,并且有发挥情感教育功能的条件与可能。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人总是有感情的,教师对数学教学业务的精益求精、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望,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心理条件,1987年北京市曾对9所中小学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其结果反映,学生对“最喜欢的老师”与“最感兴趣的学科”的一致性高达99%。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对事业和儿童的热爱,是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总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我们可以说:通过教学设计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成就动机,是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融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实践能力”。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知”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则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作出注意→作出需求的反应→对行为的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是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是从生活中产生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百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而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他们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哪种问题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而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一)创设问题情境,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

目前教学方法仍然很单一、枯燥,学生疲于接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挖掘学生的内在的潜能,教师首先要有现代的教学意识,要更新观念,改革单一的教学质量观,改革整齐划一、单一的教学观,探索在课堂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改革传统的师生之间学习、活动的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感触下讨论,合作,思维碰撞,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考,活动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二)问题情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有问题,有情境学生便有了自己思维的空间,有些学生便会在情境的感触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有所创新,试验中将会探讨问题情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接受了理想的教学,是否得到了必要的学习时间(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就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有了自主活动的机会,同时也给了他机遇和挑战,给了他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问题情境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关系。

学生实践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学生实践能力也需要学生本身的自我努力,问题情境的创设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我们对实践的理解应该更为广些,动手操作是一种实践,在问题情境刺激下学生的自我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属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因为学生会从问题情境中知道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一)、把握教材内含的情感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表象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表现出数学语言符号,图象信息简洁形象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艺术的美,作用美等。这都给学生以美感,因此,教师要依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趣。

如黄金分割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揭示舞台上报幕员站的最佳位置;女青年腰带扎的最理想的位置;黄金分割用于优选法及建筑、绘画、舞台艺术设计等各种实际应用等,使学生感受到黄金分割的形态美及应用价值,学生兴趣浓,就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动机。

初中数学教材中反映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时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勾股定理、赵州桥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祖冲之、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能够唤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

应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在教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教师用幽默的语气说:有一个法宝,能使不会画画的小朋友马上成为小画家。这一法宝是什么呢?是放大尺,它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制作的,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知识本身的魁力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

心理学家的实验和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都表明,在讲授内容之前,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和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创设探索情境,增强学习信心。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化为全身心投入的主动探究。     

(二)教学是一个不断地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读书者无疑,须教其有疑。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将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一过程也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可从数学学科的应用广泛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设计,教师的学识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对学好当前的课程,而且还对学生一生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在平面几何《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引入时,我不是照课本中的引例(“铺设水管”)讲解,而是将其改成生活实际的设计问题(求水管的铅直高度),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一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开始讨论,制定方案,有的作全等三角形,有的用相似三角形等方法,我充分肯定这些解法是不错的,但有一些在实际中是不可行的。那么是否还有简单易行的办法呢?此时学生沉默了,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仿佛有豁然开朗之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这一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也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上课犹如演戏,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演员,因此,要使表现扣人心弦,耐人寻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总体设计要科学,每节课型的教学方法要精心策划,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创造性地不断变换教学手段。

如:讲《垂径定理》一课时,我采用“试验观察法”,要求课前学生用纸片剪一个小圆,课堂上通过“动手画”、“动手叠”、“用眼看”、“动脑想”,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讲《解直角三角形》一课时,我又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先让学生讨论解直角三角形的各种类型,学生说出了9种类型,我再要求学生用化归思想,将这9种类型归为几大类,最后,由学生出题,学生讨论,学生制定解决方案,最终在诸多方案中评选最优方案,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所学的知识在讨论中掌握,并且这一节课没有留课外作业,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课前还可以进行小测试,课中开展小竞赛,课后参与数学活动课等,这些都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做到质“优”减“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课堂情绪,科学调控45分钟,正确把握教学。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新课标,更新观念,注重“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统一,同时要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中新的概念、规律得出后,学生很容易产生松懈情绪,在世总结中再强调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时,有时学生可能听不进去了,若把要强调的知识巧妙地设计成富有色彩的问题,并适当地带上点风趣,则可使学生在倦怠中再振作,加深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势为有利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增加认知内容的灵活性、增加认知时空的调控性、实现认知手段的多元性和增加认知水平反馈的及时性等;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等。那些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得到的教学效果是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还很多,这里不再多述。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机会,做到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推进教学,做好因材施教。总之,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当每节课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时,将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必能将提高课堂效率、落实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趣味题、数学小知识、数学家的轶闻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

三:教师情感的感染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说明学生最赶兴趣的是他最喜欢的老师所任的学科,这也是笔者对初三、初一学生作的调查的结果。因此,要使学生对教师教的课感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只有教师教的好,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学的好。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教师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要注意自身激情的调控。如果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激情从何而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激情的调控。学习与激情度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知识点难度与学生激情度的需求量反相关。对于难度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小的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对数学充满兴趣,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具要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声色并茂,教学语言生动,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疏密相间起伏有致。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的情感感染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创设和气融融的情感气氛,为顺利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激发学习情感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情感。如在教学直线的概念之前提问“《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在讲“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有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提问:“考古学家发掘到破损的和氏璧,你能帮他复原吗”的问题,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各种各样的回答,尽管他们的回答不是全面的,但这给新知识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一个问题设计得好,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兴奋点,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精心创设认知冲突,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探索、评判,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如“平角概念”教学,我把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成直线时,提问学生这是不是角?这时,学生反映不一,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我让说不是的学生讲角的特征,然后让说是的学生找出顶点和两条边。此时,教师再次操作验证,时针不动,分针转动,每转动一次,都让学生找出顶点和两条边,直到两边转成一直线。这样,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时针、分针成直线时,它仍然是个角,这个比较特殊的角,叫平角。通过前后不同答案的对比、辨析,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种训练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辨析思维和言必有据的严谨的思维习惯。

采取激励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知识的获得来自于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艰苦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更加激发对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因此,在学习数学的智力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经过努力所取得的点滴成功,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课堂中可采取竞赛、表扬、评优等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内驱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时给予夸奖式于评价之中,会更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讨论问题就会更加激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高涨。如在上述问题中有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抢先回答。听了这个答案后,同学们都笑了,此时,作为教师,若加以批评或否定,无形就给这位学生,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对后来发言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于是我并没有直接否定他的答案,只是用很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点拨他,此时他也觉察到了答案中的错误,紧接着我还表扬了他积极勇敢发言。之后,同学们的讨论更加激烈,解法越来越多,新课的引入非常顺利。后来,这位学生上课发言依然很积极,而且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可见,夸奖式评价,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亲切感,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情绪就很愉快轻松,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也很好。

加强情感教育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潜能

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没有感官障碍,而在数学学习上出现困难,暂时不能达到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学生。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如下:

(1)情感方面出现障碍。数学学习常常失败,有强烈的挫折感,对数学冷漠,不愿意学习数学,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容易波动。

(2)对数学缺乏兴趣。对数学豪不感兴趣,学习无目的、不主动,数学学习变为家长所布置的任务,只关心任务完成没有,没有体会出数学学习的快乐。

(3)数学学习的意志薄弱。数学学习时注意力极易分散,自制力差,易受干扰,学习缺乏毅力,害怕困难,不求甚解,畏难却步,怕苦怕烦。

(4)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认为数学没有用处,生活中用不了这些数学知识,没有看到数学的教育价值和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作用。

(5)学习方法掌握不当。许多学困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没有把握数学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对数学对象理解不准确,因而事倍功半。,知识极易遗忘,且经常中其它数学概念相混淆。

(6)思维呆板,缺乏想象力。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迁移能力低,离不开该知识点的狭小的感知范围,往往是点状思维,没有形成完整、优化的数学认知结构体系,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不能进行发散思维,想象力差,过分依赖感性认识,概括水平低,数学的应用能力低。

(7)运算推理能力差。操作次序混乱,解题步骤不清晰,不会合情推理,由条件不易发现与之相关的结论。

研究表明,学困生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学习动力机制发展水平低,普遍存在着失败的心态,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有些人想学数学,有些人不想学数学,有些人厌倦数学课,有些人期望数学课,这是与数学的价值以、师生间的感情是否融洽、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是分不开的,即与对数学及数学教师的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对学习动力机制产生深刻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情感教育推向极致,他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地上,种子就会萌发幼芽来。”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教育有四大特点:①兴趣性。②成功性。③审美性。④创造性。加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数学学习的成功以及数学审美体验,强化学困生的内部动力机制,提高认知水平,并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协调,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创造能力。

针对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提高他们学习的潜能:

(1)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重视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基础差的学生,平时多鼓励,少批评少埋怨,让他们不断有成功的喜悦,消除畏难情绪。通过对学生的热情帮助,寻找解决数学学困生的突破口,以情感人,以情导学,以情促学,全面开发学困生的潜能。

(2)介绍数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介绍数学在金融、保险、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用途,利用数码电视、数字压缩与数学间密切关系,反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课外活动中有意地让学困生阅读数学科普读物,让学生理解数学在当今经济、科技中的巨大作用,形成较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教学,如在学习数列后,让学生计算银行存款的单利、复利。在学习方程组后,要学生解决盈亏问题,如有一间面门和一间房,各卖了2万元,门面赚了2万元,房子亏了两万元,总体来说,是亏还是赚?总之,淡化数学的形式,注意数学的实质,重视数学的应用,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特别是数学教学中的厌学问题的重要举措。

(3)处理好尖子学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像关心尖子学生一样关心数学学困生,不刁难学困生,要看到数学学困生的优点,善意地指出学困生缺点,热心帮助学困生,给学困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深刻地体现到数学学习的兴趣,成功感,增强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

(4)找准学生的数学“最近发展区”,研究每个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结构和经验,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特征,提出相应的要求,针对每个知识点列出符合学生能力的问题,做到不难不易,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5)创设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材料,培养学困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背景材料,让学困生感受到活生生的数学,认识到数学不是“天外来客”,是人们为了解决生活、生产、天文等实际问题的产物,使学困生惊吧人类奇妙无比的数学思维活动。如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时,介绍高斯小时候巧妙地求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和的故事,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时,介绍那位高明的棋手赢了国王时要求礼的故事:第一个格放1小粒小麦,第2格放2粒,第3格放22粒,……,第64格放263粒小麦。让学生知道1+2+22+……+263粒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些例子足以说明,不存在有也不可能有没有情感的数学认知活动。数学教学应与真实的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趣闻轶事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加深学困生对数学的情感,让学困生认识到数学是数学家对数学痴迷的结果,体会到“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着迷者,不入迷就没有数学”,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数学家经过刻苦的努力、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获得成功。

(6)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教给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受益无穷,从而达到变“学会”为“会学”,最终做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我们通过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类比、归纳、抽象、综合、概括、分类等方法,让学困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习。对记忆出现障碍的学困生,我们重点放在记忆的方法和数学知识的整体教学,如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数学要领的内涵与外延,联系新旧数学知识,建立学困生网状的数学认知结构体系,以提高识记、保持、再现的学习质量,多进行数学的概括和小结,以知识块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减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的负担。

(7)注意数学学困生的分层教学。针对数学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对那些对数学学习出现情感障碍的学困生,首先全面了解数学学困生的情感世界,改善师生关系,利用教师的高尚人格去影响学困生感化学困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并抓住一切有利的条件,让学生获得数学上的学习成功,强化学困生对数学的愉快体验,逐步形成健全的情感修养,随时注意观察数学学困生的情况,注意教育和引导学困生确定恰当的期望水平,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不良的情绪,减少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波动情绪。

对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的学困生,想方设法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如与学困生一道,制定出合理、明确、具体的数学学习计划,并每天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计划,鼓励学生执行学习计划,从而培养学生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总之,对数学学困生要对症下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转化数学学困生。

(8)加强数学的审美教育。加强数学审美教学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数学审美教育让学困生体验数学的对称美、秩序美、简洁美、统一美、和谐美。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美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体现出一种美妙的“音符”,使人的心灵感受到一种愉快的惊奇,让学困生获得数学审美活动的体验,诱发学生的愉悦感。

 

  • 上一篇:企业文化
  • 下一篇:我心中的教师
  •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