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语文专题 -> 语文高考复习 -> 解题指导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话题作文审题的技巧(三)_解题指导

    文章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文章栏目:解题指导    收藏本页

    关系型话题

    这类话题通常是在提示性文字中涉及两种乃至两种以上的事物,或者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那么命题人在拟订“话题”时,常常将两个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话题,以并列短语或并列复句的语言形式出现。对于这类话题,我们审题时必须重新确立主旨,亦即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会偏离题旨。

    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用连词“和”,把“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这两个事物连接起来,至于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没有告诉我们,也就是说它没有告诉我们文章的主旨,我们必须根据提示性材料确定主旨,亦即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确定“感情的亲疏使人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者“感情的亲疏使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出现错误”,或者,“感情的亲疏给人们带来好的或坏的影响”等等。

    一、历史的回顾

    作文材料和要求: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了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惟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二、范文赏析

    吊屈原赋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概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已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千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点 评: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考场佳作。作者用文言文写作,一挥而就,且文采裴然,显示出深厚的古文功底。文章文笔流畅,骈散结合,巧用修辞,议论精辟,巧扣话题一一从屈君之沉汩罗,留下警钟长鸣:“理从情,则家不立,国不治,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正体现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事为镜,可以明道理之理由。作者了然中国古代历史,熟悉古人命运,将古今融于一炉,谈古讽今,悲悯古人,折射现实,观照当今,纵论感情与政治的关系,弘扬真,鞭苔邪恶。

    岂以亲疏辨好恶

        芝兰玉树,其绋出于庭乎?蓬蒿杂草,其绋植于外乎?不尽然也。

      亲之,则菽麦难辨,蓑草蓬花,皆以之为倾国之色;疏之,则沙金不分,芙蓉玉露,皆以之不为凡尘泥淖,非独花草也,贤者亦如斯。

     昔楚王亲郑袖、靳尚而疏屈原,为其近于心而谄于行也。由是则燕雀乌鹊,巢于朝堂之上,露中辛夷,死于林薄之中,鲍臭日近而香兰日远,致国之殇,无怪也。

      蜀之刘禅,亲小人而远贤臣,朝专权于宦官,君沉溺于酒色,是以孔明六出祁山而不利,姜维九伐中原而无功;朝臣自危,皆欲远避,忠言日去而佞语日进。后以邓艾而推蜀二世之功业,无乃出于此乎?

         其明好,亲之。辨其恶,疏之。是以曹孟德不徇法之以人举士,而行唯才是举之为,乃致帐幕之下,贤者如云,俊采星驰,北破袁绍,东擒吕布,西伏马腾,南收刘综,三分天下,奄有其一,不可不谓明贤辨佞之功也。

      齐桓公之治于天下,外有管仲、鲍叔修于朝政,内有易牙之辈献媚于前,然其明辨之,不以易牙之亲而疏管鲍之贤,其重管鲍而轻易牙,专心国事而疏于酒色,是以有饮马黄河,傲睨天下之霸业,而其亦不失为一代雄奇之王也。

      孔明有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亲疏不同,而有国之兴衰之异,足以为后世之训也。然非独国事如此,君子欲修身立德,亦必先择善而从,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若亲善近贤,则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若亲佞近谀,则如白沙在涅,其欲求不与之俱黑,则难矣。

      亲者之言,为已而谋者有之,构陷他人者亦有之,非皆为善言,而疏者之言,其辞多厉,其语多直,若欲求顺耳之言,难矣。然则苦口良药,方有利于病;逆耳之忠言,方有利于行,此所以君子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好恶之别,不应以亲疏辨之;贤愚之勘,不应以近远而区之,君子贵明辨好恶而决亲疏,纳逆耳之忠言,后修身立德,则可矣。

        点 评:这是一篇颇具才情的考场佳作。文章标题用一反问句,紧扣话题,亮出观点,为读者亮出了第一道美丽的风景。开篇,作者用一妙喻、对比兼设问,紧承文题,统领全篇。然后,或例证,或引证,或正反论证,逐层深入,有力地阐明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