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教学教案 -> 历史教案 -> 历史说课稿 -> 教案内容
  • [ 收藏本页教案 ]
  •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说课提纲

    教案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不详   教案栏目:历史说课稿    收藏本页

    一、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一,体现中国古代两种社会现象:战争和民族融合;其二,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形态的过渡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所以争霸战争的性质有着根本区别,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其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则是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

    2、  本课具体内容及大纲的要求

    本课内容在编排上明显的显现为前后衔接的两大块。第一块是春秋战国纷争,内容详细地叙述了春秋时期争霸的背景、目的、概况及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第二大块是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出现的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融合的主要方式有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而且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大纲对本课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基本内容,能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战争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3、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齐桓公称霸和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客观辨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

    4教学目标: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高考考试说明,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情感、能力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春秋”、“战国”,春秋争霸背景和特点,春秋争霸的基本情况,战国七雄割据的形成,战国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2)能力目标①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线索,

    ②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评价、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影响、作用。

    3)情感目标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客观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实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

      ③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

    ④战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春秋战国的一系列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二、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选择任何教学方法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即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1)本节课易采用问题解决与谈话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

    2)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3)采用纲要信号法,以结构式的板书,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4)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理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法,根据提纲研读教材,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前置补偿

       引导学生回顾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和瓦解过程,并对学习本课知识进行知识测评及补偿,同时又为学习本课做好铺垫,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二)思维引导

      1、分析标题,确定主题

    从分析标题中,可得出本课的两个主题:战争和民族融合

     2、总结线索,明确任务

    1)春秋战国纷争:背景目的概况评价

    2)民族融合:周边少数民族融合方式作用

    (三)认定目标

    学习具体内容之前,集中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认;具体过程中,始终以目标为纲;教学小结时回扣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定向作用。

    (四)过程整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诸侯争霸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1、齐国管仲改革与齐国经济发展、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强化经济决定政治和重要人物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2、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社会不同阶级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为了某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武装斗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

     

    (以下“教师”简称“师”)

    (一、春秋时期争霸战争)

    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2)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3)“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瓦解,一种旧制度的瓦解孕育着一种新制度(封建制)的诞生。请同学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归纳小结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我国奴隶制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多媒体展示春秋列国形式图)结合图和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1)分析诸侯争霸的背景;

    2)归纳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3)管仲改革与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4)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5)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

    (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可乘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

    学生简述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的情况。并回答(3)(4)(5)问。

    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展示材料题,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做出正确评价。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1)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2)列宁的话适合于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一,春秋争霸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第三,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师:经过春秋时期的战争,到战国时,诸侯国因为数不多,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晋、秦几个大国。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教师可演示三家分晋图,知道学生读图,了解七雄是从春秋列国演变而来的,并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和国都。)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其政治割据的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魏国强大独霸中原时期、魏齐争霸时期、秦齐互帝时期、齐赵削弱时期、秦国向东方大发展时期(或秦国独霸时期)。(让学生简要了解战国兼并战争这段历史脉络。)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设问: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怎么回事?其结果如何?你了解“将相和”的故事吗?说说“纸上谈兵”的典故。让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

    (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师: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在北方、东北方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西部地区有乌孙、义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区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广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

    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而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西方的秦国为主的民族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作用)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民族变动、发展、融合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炉中,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统一大业,将非秦莫属。

    (五)释疑解难与能力培养

    1、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2、综合训练题(略)

    四、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线索清楚,简洁明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背景

              目的

    春秋争霸  概况

              评价                              背景

                            促进      民族融合  方式

              背景                              作用

    战国兼并  经过                              

              作用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