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语文论文 -> 论文内容

2011年六月浅析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史先慧    论文来源:本站整理    论文栏目:语文论文    收藏本页

目前课堂上,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优生每节课点起来回答,学生没意见,而有些中等生想答可又怕答错。由此可见,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提问技巧。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固村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把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提问还须善问,提问要区别对象,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角度。《学记》日“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呜,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敲,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答问的信心,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具体的提问方法:

一、提问需要不停地螺旋上升

伟人马克思说:“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语文教学也应该如此。下面我就以自己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片断为例来谈一谈。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时都十分认真,也读得十分有感情,真好!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师:那你能找出有关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吗?

1、低起点: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中下学生。无论哪个班总存在相对的中下学生,如果那20%的中下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思索不到教师提问的答案或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必定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成绩。以上几个提问看似简单,却十分地重要。首先,它是为中下学生而设置的,通过中下学生的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其次,这几个问题也需要有一个搜寻与思考答案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想当然的结果。最后,通过读有关爬山虎句子,也是学生朗读课文能力的一种抽样检测。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重点是在写爬山虎吗?

师:那么是在写谁呢?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语文老师、叶圣陶先生、我)

师:知道叶圣陶先生吗?能用一句话来评价他吗?(板书:赫赫有名的作家)

师:我是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我吗?(板书:不起眼的初中生)

师:课文主要在写哪两个人的事呢?

2、逐深入:教师的提问必须启发于大多数的学生。毕竟班级中60%的学生都处于相等的学习水平,所以老师的提问应该由关注中下学生转变到照顾大多数的学生,让他们形成语文学习的思维。这几个提问是以上答案的延伸,它对问题的答案更需要有一个复习旧知、概括语言的过程。第一、关于叶圣陶先生的简介已经在本册教材第六课讲到了,现在老师再次提问,学生就必须学会静下心来回忆与思考;第二,对于用一句话来评价叶圣陶先生、用一句话来说说我,这都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尤其是引导学生说出诸如“赫赫有名”与“不起眼”这样的一组反义词,当然我这样的对比设计主要是为了后面更好地引出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师:是啊,课文主要记写了我与叶老先生两人之间的事。倒底讲了两人之间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告诉老师。

3、高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深入于优秀学生。一个班级总有20%的学生表现出活跃的语文思维,所以要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应该提出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道:“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这个问题的设计需要学生高度的语文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的品质是很重要的。

师: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了吗?(指中等学生回答)

师:你再说说看。(指一中下学生回答)

师:你能说吗?(再指一中下学生回答)

4、再回落:优等生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回答,也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候再让他们(尤其是中下学生)去回答那些较有难度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当然,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说有学生能回答出来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来带动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豁然开朗。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带着重复的问题再次提问中等生、中下学生,让你说、我说、他也说,说到每一个人的心里,真正落实教学的重点。

二、提问要切合实际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1、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提示:边读边感悟,特别注意细节,在有所感悟的地方做上记号。《詹天佑》这篇课文中写到了他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等细节。教学时,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课文,同桌说说“哪些细节最让你有所感触?”像句子一: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先让学生读一读,并适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大概”、“差不多”说法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呢,甚至是“大概”、“差不多”做法出自工程人员之手呢?会怎么样?理解能更能容易达到教学目标,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意提问的收束与开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我认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热闹的捕鱼场,每个学生都能借助教师发下的渔具与捕鱼的方法捕获水中的鱼儿。捕鱼数量的多少在于个人能力的大小,确保人人能捕到鱼则是教师的责任。课堂提问要能做到收放自如,也就是说在“教方法,发渔具”时要收,收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放,为了让学生在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里各取所好,自由表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走两个极端,一是问题空间太小,教师紧紧拽着学生的思维走,直到走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便算大功告成;一是问题空间过大,学生如迷途的羔羊,四处乱撞、处处碰壁。收而不放的课堂是死板的,放而不收或无法收束的课堂是混乱的,好的课堂应该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提问亦然。

三、提问要注意点拨激起共鸣。

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那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如我在教《钱塘江大潮》这课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学生提出为什么人们那么早就赶去呢?这样的解读真是太精彩了,它包含了有效问题的诱因,我在大加赞赏学生的同时,及时抓住并进行点拨提问:“是啊,什么事让他们如此迫不及待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各叙自见,在同学们思想的碰撞与感情的共鸣中,课堂也自然亮点闪烁、精彩诱人了。自然也就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中心。

四、提问要注意拓展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詹天佑》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一个实践拓展:学生研究学习了“人”字形线路后,联系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巧妙办法?

这一问题的设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大胆发挥想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像有的同学就马上想到了螺旋型楼梯等原理都一样!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提问,适时地质疑提问,及时地反馈提问,从而优化课堂结构,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EndFragment--><--EndFragment-->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