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2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消防工作会,今天再次召开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省政府消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消防工作,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我市消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时期我市消防工作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依法治火,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和火灾防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重特大火灾得到有效遏制,连续17年没有发生群死群伤特大火灾事故,火灾形势基本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
(一)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一是狠抓消防规划,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中心城区消防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制定了控制性消防规划,14个郊区(市)县也按规定制定了消防规划。2004年以来,结合23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场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全市各乡镇普遍开展了消防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把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市政消火栓不欠“新帐”,快还“旧帐”,中心城区消火栓数量由2001年的2545个增加到目前的6175个,大大缓解了建设缺口;郊区(市)县市政消火栓数量也大大增加,新都、蒲江、新津、大邑等地已经达到应建数的90%以上。公安消防站数量和布局渐趋合理。2001年以来,全市新建了5个公安消防站(其中特勤站2个),1个现代化的119消防指挥中心。目前,全市2个消防站在建,现代化的全民消防教育基地也在着手筹备。消防装备在西部省、市、区首屈一指,装备了消防机器人、举高云梯车、大功率消防车等科技含量高、防护性能好的现代化消防装备,常规器材达到了1∶1备份。消防通讯实现了有线、无线三级组网,目前正着手规划建设远程监控系统,提高消防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初步建立起了有效的社会消防安全防范监督体系。
一是各级政府和部门职责明确,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市政府和各区(市)县政府每年召开消防工作会,总结和部署消防工作,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市政府和各区(市)县政府强化了防火安全委员会作用,建立了防火委和安监委“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总结、部署消防、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教育、工商、旅游、文化、商贸等行业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齐心协力,加强行业管理,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增强了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通过采取“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职能部门执法监督、行业系统专项整治和单位业主自查自改”等方法,强化消防安全源头防控,火灾防范关口前移。在近年来开展的8次消防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共查出火灾隐患上万处,整改95%以上,特别是对其中的106起重大火灾隐患实行市、县政府挂牌督办,目前除1件因整改期限未到正在整改外,其余105件全部整改完毕,得到了公安部、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奇力新峰、焦点俱乐部等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治还作为火灾隐患整治成功的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三是初步建立起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逐级防火责任制度,形成了“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安全责任自负”的消防工作新局面;社区和“五小”单位等非消防重点单位和场所,通过开展社区消防运动会、灭火器材进家庭等活动,加强消防安全检查与自查,增强了消防安全群防群治能力。
(三)消防专业力量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公安消防部队坚持执法为民,忠实履行职责,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从2001年到2005年,全市消防官兵共出动灭火、抢险救援、救助群众13.2万次,成功处置了“8.12”簇桥垮塌事故等,从火灾等事故中救出6019人,保护财产价值10多亿元。同时,我市消防部队还作为全省的骨干力量,积极支援达州抗洪抢险、内江资阳地区水源污染等重大灾害事故的处置。2002年,公安部在我市召开“全国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现场会”,推广成都消防经验;2005年6月,市委、市政府举行隆重表彰大会,授予消防支队“为民服务标兵”荣誉称号。在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建设的同时,我市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伍也有一定发展。
二、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新情况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我市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城镇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市中心城区2001年建成区面积178.71平方公里,2005年已经达到285.07平方公里,郊区(市)县城建成区面积更是成倍增长,消防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短期内难以适应安全要求。二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类工业基地、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重点工程项目等对消防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高火险行业的发展加大了风险。三是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和乡镇消防工作和消防设施建设面临新的要求,任务十分繁重。四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新经济成分和新经济形式在消防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的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给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消防工作底子差,基础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是部分地区、部门和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社会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火灾隐患严重,火灾防控能力脆弱。二是处置重特大火灾的能力有待提高,郊区(市)县城建成区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欠帐较多,新建任务重,发生大的灾害难以迅速有效处置。这个问题各(区)市县要引起高度重视。三是消防部队警力严重不足,特别是消防监督岗位和郊区(市)县警力缺口大。四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发展缓慢,力量弱、装备差、战斗力不强,不少专职消防队困难重重。
(三)火灾形势依然严峻,火灾隐患大量存在,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的危险没有根本消除。近年来,我市火灾一直呈上升趋势,形势比较严峻。2001年,全市发生火灾1767起,自2002年突破2000起至2005年,每年火灾都在2000起以上,2005年达到2604起,比2001年上升48%,火灾财产损失从2001年的600多万元上升到去年的1100多万,特别是去年10月,连续发生3起重大火灾,造成较大影响。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仍将处于火灾“高发期”,尤其是人员集中、易燃易爆和重大商贸文体活动等场所,火灾隐患大量存在,随时有发生重大火灾群死群伤恶性火灾的可能。
三、与时俱进,依法治火,科学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核心作用。一是要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我市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督管理体系。二是要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严格安全问责制,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责任到位。三是要加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加强消防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强化社会消防抢险救援联动,完善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四是要切实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工作;新闻、教育等部门要把消防安全纳入社会宣传教育培训的内容,全面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五是要加强对社会单位尤其是人员集中、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确保其内部力量的组织、内部人员的培养、内部设施的配备、内部隐患的整改等落实到位。六是要营造良好的消防法治环境,支持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开展工作。七是要按照《消防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消防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消防事业发展。
(二)制定消防建设和发展长远规划,把消防设施装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夯实全社会的火灾防范抗御能力。今后相当长时期,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力量建设仍将是我市消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最近,市政府专题研究了消防工作,并将于近期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决定》。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市“十一五”规划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要求,一面解决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中的欠帐,一面根据发展需要增添新设施新装备,限期改善当地公共消防设施装备面貌,对支撑产业、重大危险源、多发性事故等,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以适应灾害事故处置需要。二要加强消防安全的审核把关,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各类开发区、重点工程项目以及重大经济文化活动的消防审核把关工作,凡是消防审核、验收不过关的,其他部门不能开绿灯。
(三)积极探索,千方百计确保火灾形势稳定。一是要紧紧抓住人员集中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坚决消除火灾隐患。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火灾隐患,政府要挂牌督办,态度要坚决,工作要细致周到。二是要加强事故灾害应急管理,做好应急救援处置的准备,未雨绸缪,使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三是要探索和建立火灾善后处理保障机制,要在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火灾危险性大、灾害波及面大的场所和单位推行人员、财产保险等。
(四)全面推进消防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公安消防部队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消防监督管理能力和灭火抢险救援战斗力。各地要加强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构建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力,政府和企业专业消防力量为补充、群众性消防组织积极参与,全面覆盖城镇、辐射农村的消防力量体系。
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促进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为构建和谐成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