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语文专题 -> 语文高考复习 -> 写作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学习写作的方法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栏目:写作    收藏本页

        一、重视作者的全面的修养

    常言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也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革命文学》)因此,要想把文章写好必须注重作者自身的各种修养。

    ⒈热爱生活,积累实践经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地观察、理解、分析和感悟,才能不断获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也只有投身到生活中去,写出的作品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用,走出个人的小天地。

    关注社会和人生,不能一味地赶时髦,追形势,要能透过各种表现现象,洞察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发现、坚持真善美,并敢于同各种假丑恶斗争。

    ⒉锻炼思想,陶冶感情

    从总体上来看,写作是一种社会行为,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所以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者必须从在国家、社会、集体、群众的大局出发为自己的写作定位。那些一味书写个人恩怨的“小男小女”们是没有出息的。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思想,陶冶感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

    ⒊积极地进行艺术实践,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

    写作,特别是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一个合格的作者必须积极地从事艺术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认真系统地阅读一些艺术作品,积极地思考一些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原理和规律,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验证学来的知识,这样才能逐步使自己生长出“艺术的细胞”。

     ⒋要训练思维,提高智能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根据客观事物制作成文章,需要有多方面的智能。在认识和摄取客观事物时,作者需要有观察能力,发现能力,采集能力;在构思过程中,需要有综合、分析能力,筛选加工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表达时,需要有结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修改能力。整个写作过程,就是以思维为核心组织各种能力和技能的过程。没有积极的、高质量的思维,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二、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写作是一种有规律的实践活动,自觉地学习写作的理论,认识写作规律,就会指导何对何错,如何修正,减少盲目性。

    不少人轻视写作理论的指导作用,认为不学理论知识也可以写出文章来,其根据是有的作家没有学习写作理论,也可写出很好的作品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所有会写文章的人,都是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不同途径,积累了较深厚的写作理论和知识素养。

    梁启超说:“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但我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又敢说不懂规矩的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绝对不算巧。”(《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三、多写多练,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是自己的实践。这是写作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写作课实践性强的最有力的证明。写作实践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大作用是任何其他途径也无法替代的。

    只有在写中才能贯彻和运用已学的理论,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写作中将“理论”化为“技能”。

    在写作中发现毛病,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在写作中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这是才能积极地、切实地思考和题体味写作知识和技能。

    清代唐彪说:“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甚远也。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做。”(《读书作文谱》)

     四、精读范文,从中体会学习写作技巧

    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文赋》)他认为观察事物可以引起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引起文思。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第三,阅读由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

    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从写法上加以借鉴仿效。读多了,写多了,仿的次数也就多了,慢慢就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且能有所改进和创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语);“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唐彪语)

    鲁迅说:“凡是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他称之为“实物教授法”“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BAI(左边是“耒”,右边是“篝”去竹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也。”(南宋·史蒙卿语,据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卷二引)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