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试题中心 -> 历史试题 -> 试题内容
  • [ 收藏本页试题 ]
  • 2014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试题作者:本站    试题来源:本站整理    试题栏目:历史试题    收藏本页
    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  30分钟(选考部分)
      满分:100分(必考部分)    50分(选考部分)
      
      得分      
      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2.下面所列均是孔子的主张,其中一项是直接针对执政者提出的。这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使民以时”
      3.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李斯  D.苏格拉底
      4.“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这两段言论均出自南宋某思想家,他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6.朱易安在《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
       A.天人合一思想  B.格物致知思想
      C.知行合一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7.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8.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多千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9.据记载,魏晋时期有位大画家作画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他回答“四体妍媸(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位强调“以形写神”的画家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顾恺之  D.张择端
      10.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1.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1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13.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4.《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征》中谈到:“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肤色、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可以判断法国革命者在价值取向上更侧重追求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15.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
       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
      16.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7.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
    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
    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19.“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22.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
       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23.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歌德
      
      
      24.2013年12月27日,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以2 816.5万美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油画《两个小孩》(右图),成为全场最贵的拍品。此举堪称中国企业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一次大手笔,却也在国内引起了极大争议。此画的风格是
       A.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B.强调时代特点,注重表现现实生活
       C.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D.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反传统和反理性
      25.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 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 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 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 风俗论》
      材料三 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1500~1800 ,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其用意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4)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没有到过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中国当时政治制度现状的认识,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27.(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因此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以上材料均选自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前期,为了救国救民,哪些阶级分别领导了哪些重大运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并分别指出材料二中的“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有哪些重大的成功探索?(8分)
      
      (4)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哪些?(6分)
      
      
      选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晋迄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引自《新唐书》)这段论述
       A.直接地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扩大
      B.明显具有维护儒学正统的意识
       C.夸大了韩愈的作用或影响
      D.绝大部分不符合历史事实
      2.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姓名 成就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提出“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②中国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在这里所说的“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的含义是
       A.社会和谐稳定  B.人人平等
      C.拥有自由  D.主权在民
      5.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6.美国学者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根据下图,这些专利最可能主要集中在
      
      A.各类电器革新  B.日用化工产品
      C.新式交通工具  D.机器发明和使用
      7.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8.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了国际视野
      10.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下列作品最接近于这种风格的是
       A.《歌集》  B.《苹果车》  C.《茶花女》  D.《等待戈多》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二、非选择题(20分)
      1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变法派)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下面两表对变法派和传统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
      变法派
    姓名 籍贯 年龄 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宋神宗  24岁
    王安石 江西 51岁 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惠卿 福建 40岁 翰林学士、三司使
    曾布 江西 36岁 翰林学士、三司使
    王雱 江西 27岁 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
    李定 江苏 45岁 判太常寺、权御史中丞
    吕嘉问 安徽 ? 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
    邓绾 四川 44岁 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
    舒亶 浙江 31岁 判司农寺、御史中丞
    谢景温 浙江 50岁 侍御史知杂事
    韩绛 河南 60岁 参知政事、同中书下平章事
    章惇 福建 37岁 编修三司条例官
    王陶 陕西 52岁 御史中丞、权三司使
    王韶 江西 42岁 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枢密直学士
    王子韶 山西 ? 监察御史里行、湖南转运判官
    蒲宗孟 四川 44岁 知制诰、翰林学士
    蔡确 福建 34岁 监察御史里行、御史中丞
      传统派
    姓名 籍贯 年龄 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司马光 山西 63岁 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
    文彦博 山西 66岁 枢密史、司空、判河阳
    韩琦 河南 64岁 知汝州、权开封府
    曾公亮 福建 73岁 尚书左仆射、判永兴军
    赵抃 浙江 64岁 参知政事、知杭州
    富弼 河南 68岁 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诲 河南 58岁 权御史中丞、知邓州
    范镇 四川 64岁 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
    张方平 河南 65岁 参知政事、知陈州
    苏轼 四川 45岁 杭州通判、知湖州
    欧阳修 江西 65岁 知亳、青、蔡三州
    范纯仁 江苏 45岁 同知谏院、成都路转运使
    吕公著 安徽 54岁 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
    孙觉 江苏 44岁 知广德军、知应天府
    孙永 河北 53岁 河北转运使、知秦州
    王安国 江西 44岁 著作佐郎、秘阁校理
    宋敏求 福建 53岁 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
    郑侠 福建 31岁 监安上门(后编管英州)
    韩维 河南 55岁 知汝州、权开封府
      表注:为了便于统计,以变法中比较重要的年份熙宁四年(1071年)作为统计年龄的标准;官职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任职。
      (1)从地域上分析,改革派和传统派的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别说明了什么?(14分)
      
      (2)从以上表格中还能得出哪些重要结论?(6分)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文科倾向)参考答案
      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C C D A A C D B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A B D B C D A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
      (4)途径: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在中国的见闻传入欧洲;中国经学、史书的译著在欧洲的传播。(2分)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0分)
      (3)①《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对苏联经验的借鉴及中国道路的探索。
      ②中共八大正确决策: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④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
      ⑤“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左”倾错误,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8分)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分)
      选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B D B C D D
      二、非选择题(20分)
      11.(1)改革派大多自南方。(2分)第一,证明了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事实,随之而的是南方籍官员在朝廷中的比重越越大。第二,证明了南方人士在思想观念方面较北方开明,南方人士较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第三,没有众多南方人士的加入,变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变法的领袖们几乎全是南方人。第四,神宗是一位有开拓精神的帝王,他没有被太祖圣训所束缚,对南北士人是一视同仁的。(每点2分,答对三点共6分)
           传统派中,北方士人较多。(2分)第一,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是宋代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他们很容易结成联盟以反对南方士人为核心的变法派。第二,改革的阻力很大。(每点2分,共4分)
      (2)第一,从年龄上讲,两派有明显的差别。以熙宁四年(1071年)为计算标准,变法派平均年龄为40.9岁,传统派平均年龄为56.5岁,两派年龄差为15.6岁。这表明,人在年富力强的阶段,易于充满进取和冒险精神,不甘心被传统所束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守成心态渐强,乐于维持而不愿意变革。宋神宗此时正是20多岁的小伙子,年轻气盛,欲有所作为而大量起用年轻人是不难理解的。
        第二,从阵容上看,变法派在身世上要比传统派“逊色”得多。传统派大多地位显赫,资历很深,而且大多都是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世家大族,在朝野都有广泛的影响和势力。而变法派大多经历平平,位低资浅,且多是贫寒出身,在朝野的影响有限。
        第三,从任职上看,改革派多在京师且身居要职,掌握了朝廷行政、人事、监察、财政等大权,这是改革的需要,否则改革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而传统派则不同,他们很多原为前朝重臣,熙宁初年一般都在朝廷任职,而随着变法的深入进行,他们越越不合时宜,大多都被贬到地方任职。(6分)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