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教学教案 -> 其他教案 -> 幼儿教案 -> 教案内容
  • [ 收藏本页教案 ]
  • 把握好说课活动的三个方向

    教案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不详   教案栏目:幼儿教案    收藏本页

    说课活动自从在中小学教研活动普及之后,对提高教师钻研教法、分析教材的能力,丰富学校教科研活动,培养教师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对说课形式的探索也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成果和经验。实践证明,在提倡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说课在中小学教学工作中依然颇具普及性和发展性。为此,在改革说课形式的实践中,我们从三个“方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把握好说课的“说”的发展方向,勿惟“赛”是从

    说课活动具有易于操作、利于教研、贴近教学的特点。这些特点使之成为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一项常规活动。但是近年来,许多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出于考察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频繁的将说课形式纳入各级各类赛教活动,将其作为考察教师素质,丰富“赛教形式”的一种重要手段。诚然,这对提高教师对说课学习的重视,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说课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对教育管理者考察教师素质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式。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竞赛中,组织者往往会规定许多关于说课的“硬性框架”,设置一些套路式的“说课模式”来组织说课比赛。长此以往,其结果是使教师对说课的探索与研究产生惟“赛”是从的倾向。许多教师在参与说课教研活动时,往往会受赛教因素的影响,潜意识里将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比赛手段去研究和看待。说课活动本来的“心中所想,畅所欲言,说之精神”正逐渐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依照所谓的“赛教模式、专家模式”进行生搬硬套的“理论与文字撰写”。久而久之,教师们开始对这种当初开展和普及较好的教研模式产生为难、抵触和排斥的情绪,许多教师开始感慨说课

    式越来越复杂,说课内容越来越难说,说课方法越来越枯燥了,更有参加过赛教的教师,比赛结束后,对这种活动的印象就是“麻烦”、“累”,再也不愿主动参与这类教研。

    面对这种现象,无论是承担教育工作的管理者,还是各类教学竞赛的组织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师,都应该重新梳理自己对当前说课活动的再认识。

    当初,说课活动在中小学教师中普及之时,其宗旨是始终坚持从说课的“说”来做文章,讲究灵活的组织方式和研讨方式,讲究检查效果的随机性。正如我们现在要倡导的学生“乐学”思想,说课活动具有同样的意义,它将教师们搬离了以往那种枯燥、烦琐、深奥或者是复杂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种方法灵活、操作简易、程序简洁、贴近教学的教研方式,使教师们可以在一种思维活跃、形式简洁的活动中相互交流自己的教研心得。许多教师通过说课实践,从中受益非浅。所以,还说课活动以“本来面目”,就应该把握好其中“说”的含义。即便是将其引入赛教活动,也应该建立一种重“说”轻“赛”的氛围,既然可以将许多优秀的教育专家和众多的优秀教师集中在一起,就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种机会,以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形式为主进行说课研讨。采用教育专家与教研者的对话、交流、互动,组织方式上注重这种双向的传递,才能真正形成一个研究的氛围。同时对教师来说,这不是一场紧张的竞赛,而是一次难得的教研交流机遇。和专家、优秀的同行之间进行平等的座谈与研讨,提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大家共同切磋,专题研讨与课稿交流并行,思想交流与语言的智慧不时闪现,所有的参与者能够一起交流、一起成长,这才是真正体现说课本质的活动形式。

    针对目前传统教学的教研现状,《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25日)也曾刊载专文指出: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教研工作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新的教研方式要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而不是限制和束缚,更不能包办代替。应鼓励

    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教研,不要过多的用条条框框去“规范”教师。所以说,将说课活动引向惟“赛”是从方向,既违背了这项教研活动的初衷目标,又与当前的教育改革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把握好说课活动的常规化方向,摆脱惟“赛”是从的思想束缚,才能真正促进这项活动健康的发展。

    二、把握好说课的“活”的发展方向,勿惟“一”是从

    说课活动的“活”,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去理解。要讲究组织方式上的灵活设计,让教师们“乐于此道”。更要坚持在说课内容的“活”字上做文章,不能将自己始终套在一两种说课模式中。

    传统的说课内容始终是围绕着教材和教学组织来做文章,主要是让教师能扎扎实实的依据教材备课,教师对自己的所教内容能够分析到位,能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自己的教学设想。目前调查我们许多教师所撰写的说课稿,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规划上讲是较为全面的。但是,教师们总是按照全、细、繁的撰写模式来完成说课活动。很少有教师主动对说课内容进行灵活的调节和设置。当前的教育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促进,完成的一节课所蕴含的知识含量应该远不止此,说课内容要超越教材内容的框架。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超越教材,超越课堂教学教学思想,也应该及时的体现在当前的说课活动中。

    首先,利用说课活动,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说课活动成为教师们超越自我、超越教材的广阔策源地。如一节音乐课歌曲学唱《我的家乡山连山》,任课教师的说课在充分

    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线,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新确立,学法指导作了很大的修改,增加了形体创意与歌曲内容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歌曲学唱相结合的创造性内容,新颖的教学设计激起了众多听者的参与兴趣,有人倡议,能否对学法指导进行另一种处理方式,比如,改换歌词,让学生自己填词,赞美自己的家乡山和水;又有人提出,既然可以利用内容融入形体创意,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指导,建立多种歌词意境表现方式。就这样,本课的说课活动激发了一堂课的多种教学设计,总结成功之处,就是说课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延伸与修改,激活了众多教研参与者的思维。

    其次,说课内容可以主题化、专题化、内容的容量可大可小。可以扩展一节课的内容,也能从一个小小的方面选择突破口。可以分散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也可以综合相同课型的同一问题进行说课研讨。如在上海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二册课本中,平面构成的课程类型较多,而美学中抽象的构成科学对小学生来讲还较为深奥,学校的三位美术教师为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确定了《如何在平面构成教学中解析不同的构成概念》专题说课活动,活动中,三位教师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进行了这个问题的探索,由于各自的观念不同,一个小问题引出了一场热烈的争论,研究也随之逐步引向深入,三人各抒己见,互补短长,使这个课题最终为解决这一课型的教学难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现代教育实践证明,对各学科知识的学习,绝对不能只凭课本教材就能学好。我们倡导教师们突破说课模式化,就是倡导大家能站在教材之上,把教材看做是一咱客观存在,积极的审视教材,科学的处理加工教材,从而达到准确选用教材、活用教材的目的。说课活动作为一种灵活的教研方式,比之课堂教学,应该对教师处理教材提供了较为灵活的理论实验阵地,如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研上的优势,不断丰富说课形式,拓展说课内容,将对提高教师授课质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把握好说课的“新”发展方向,勿惟“教”是从

    看待说课的发展,不能惟“教”是从,无论哪种教研活动,都不能始终袭传旧习,要不断推陈出新,要结合教育形势的发展来推动学校整体教研工作的发展。

    首先,教师对说课活动的认识观念要新,要有新的思想,教师要结合教育的改革现状,认真学习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思想。只有对现代化教育思

    想的深刻理解,才能保持对说课形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只有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有学校教研活动的正确努力方向。鄂伦春关注未来教育发展,才能在各方面的教研活动中体现全新的教育价值观。

    要不断探索新的活动方式,提倡教师在说课活动中走“多样式”和“个性化”道路。要充分整合利用好学校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我们应认识到,科技技术与信息技术不仅推动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教育的革命性变革。我们要尝试将说课活动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相结合,使说课的方式更具多样化,让说课内容更加直观与丰富,教研效果更加鲜明与显著,用技术来推动教育革命。

    要赋予说课活动更新、更广阔的意义。现代化教育思想提倡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成长,和教材一起成长。说课活动不仅要能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更应该将其看做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师要能通过说课活动突破自己的教师角色,尝试从其中学到探索教材的方法、摸索教育的规律,也可以通过它来为教师们搭建自身进步的阶梯,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生素养。

    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进入了实践阶段,教育界的改革浪潮可以说已经从上到下,全面铺开。作为改革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说课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历经多年,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综上所述,经验只能代表过去,作为教师,在从事说课活动中,把握好说课活动的这三个方向,不断对说课活动输入新的“血液”,赋予新的意义,说课

    活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说课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我们的教研工作才能和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同步。


    把握好说课活动的三个方向一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