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想在坐的老师都和我一有同样的看法,每个学期都会有那么些“个性学生”“个性学生”其实也有他们的不同之处,可是,我们应怎样培育和引导“个性学生”?
个性学生往往爱思考,有想法,敢于表达,不喜欢被束缚,不害怕“出格”,有时甚至有点叛逆。当这份出格与叛逆挑战我们的“按部就班”、“约定俗成”时,我们不妨宽容待之。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富有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前提便是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尊重,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老师家长的关注和倾听时,才能进一步激发灵感,心中创新的幼苗才会茁壮成长。
在学校的升国旗仪式上,一名高二学生在发表演讲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掉了。在五分钟演说中,这名学生对现行教育制度、方法提出批评,真的是引起一片哗然啊。无疑,这是位很有个性的学生,他提出的当下教育的种种缺陷,更是值得教育部门、我们和家长重视和深思。从“偷换演讲稿”事件来看, 我们校方的应对是值得称道的:当这名学生“慷慨陈词”时,音响主控台就在不远处,但老师并没有断掉电源或让这名学生停止演讲,因为“那样也会打击他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坚持让他讲完”。事后,学校也表示,本着宽容的态度,不会对这名学生进行处分。
在宽容待之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发展,让这种质疑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跃跃欲试”的表现力,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结合起来。
有这样一则教育案例令人印象深刻:英国解剖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为了搞清楚狗的身体结构,竟然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宠物狗。校长用一种高明的方法“惩罚”了他,要求麦克劳德画出两张解剖图,一张是狗的血液循环图,另一张是狗的骨骼结构图。校长的教育方式不但包含了宽容,还表现出对学生兴趣特长的尊重和鼓励,使麦克劳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爱上了生物学,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同样,在我们的学校中,学生们的个性也是千姿百态:有的博览群书、人文素养比较深厚;有的关注时事,喜欢发表见解,针砭时弊;有的热爱某一学科,深入钻研,孜孜以求……对此,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辅导,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创造性。
对于这次的这名“换演讲稿”的学生,我们学校除了不惩罚以外,不妨设计一些社会学课题,让这个孩子领衔或参与研究,撰写小论文,知道如何去了解一个社会现象的成因、现状,并为其改进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孩子也许能将一时的“慷慨陈词”,转化为日后更加深入的思考力、更加准确的判断力。
为止,我们对个性学生要尊重、鼓励,也要有责任引导。要让孩子们懂得,发扬个性应该在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前提下;针砭时弊需在掌握事情真相的基础上,理性地表达所思所想;有个性的人也要善于与别人合作,有时乐于当配角。就像这名换演讲稿的学生,我们不忍苛责他的勇气,但还是想得适当的提醒一句,既然讲稿已让老师审核,彼此间就形成一种“约定”,擅自全部改换,让学校和老师陷于尴尬之地,还是有点不妥。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学校和教育部门有更多渠道让学生表达对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意见,或许这名学生就不会出此“下策”。
通过这次的事件可以看到,“90后”、“00后”的孩子中,个性学生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需将个性学生的培养作为课题研究,培育良好土壤、施以阳光雨露、精心修剪枝叶,帮助学生“绽放”个性魅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