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分值占卷面总分的比例将近50%。从难度上看,一般说来,选择题特别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单项选择题,较非选择题要相对容易一些,历年来得分率都比较高(70%左右),考生选择题得分往往成为其总分主体部分(所占比例在65%左右)。因此,考生要想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首先必须把选择题做好。
选择题主要承担水平性测试功能,重点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往往要兼顾知识的覆盖面。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的种类
高考政治学科选择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答案为唯一题肢的选择题,通常称之为“单项选择题”;一种是答案不一定是唯一题肢的选择题,通常称之为“不定项选择题”。目前文科综合卷的选择题只有单项选择题,而政治单科试卷则两种选择题都有。
(二)解答选择题的基本原则
解答选择题,一定要牢记“以干求肢”这一基本原则。即从题组的导语和题干所提供的材料出发,具体分析题干的规定性(即题干的具体要求和指向),然后据此确定对题肢的取舍。解答选择题切忌脱离题干的具体要求,孤立地判断题肢的正误并进行选择。从哲学上看,坚持“以干求肢”原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三)解答选择题的具体步骤
解答选择题的关键环节是审题,审题要做到“三审”:一是审材料,包括题组的导语和题干材料;二是审设问,即题干对所选题肢的特定要求或规定;三是审题肢。
1.认真分析导语、题干所给材料,要求准确、全面、深刻。
所谓准确,就是要把握材料的特定内容,不要将材料所反映的事实与其他事实混淆而产生误读,也不把材料所没有反映的事实想当然地“添加”进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一些看起来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
所谓全面,就是要完整地把握材料,不仅要把握显性信息,还要适度、合理地挖掘隐含信息,反对只从部分的、片面的材料出发。一些考生在做单项选择题中的“组合选择题”以及“不定项选择题”时常常出现漏选,主要是对材料的分析不够全面,只抓住材料中的部分信息。
所谓深刻,就是要透过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揭示本质和规律,抓住更根本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所选题肢更符合题干的规定性,才能从诸多较符合题意的题肢中选出最佳。
2.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明确试题设问的指向。
(1)紧紧抓住关系词,准确把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明确设问指向的关键一步。干肢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以下4种:
①因果关系。关系词有“因为”、“由于”等。主要是题干材料提供结果,要求题肢提供原因;也有题干提供原因,要求题肢提供可能出现的结果。
因果关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故解答此类题时,主要是要把握题干和题肢之间有没有这种关系存在。此外,还要辨别并排除因果倒置的选项。
②个性—共性关系。关系词有“说明”、“表明”等。主要是题干材料提供某种现象(个性),要求题肢归纳、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共性)。这样,题干的具体材料与题肢的抽象观点之间就构成了一种证明或说明的关系。
解答此类题时,重点要把握题干和题肢之间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否相符,即题干中的材料对题肢的观点是否构成有效支撑。要排除两类题肢,一是题肢观点与题干材料互不相关,题肢观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相应的支撑;一是题肢观点与题干材料有一定的关联,但在题干材料中找不到充分的支撑,论据不足,比较典型的就是“以偏概全”。此外,还要注意排除与题干材料只存在或然联系,不存在必然联系的题肢,亦即题肢观点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这就是所谓“二级引申”。
与上述从个性到共性相反,还有一种试题,是由共性到个性,即由题干规定本质或规律,要求题肢提供反映这一本质或规律的现象、事例,解题方法可参照上述分析。
③判断—阐释关系。关系词有“是”、“有”、“是指”等。主要是由题干提供思维对象(概念或观点),要求题肢做出评价、判断,或进行阐释。在题干中留空的填空式选择题也属此类。
此类题型主要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多数相对较为简单,如果基础知识复习到位,识记、理解准确,得分并非难事。
④条件关系。关系词有“如果……就……”、“只有……才……”等。此类题型比较少见,主要是由题干提供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题肢提供达到该目标的条件。
解答此类题时,主要是弄清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区别,排除条件关系错误的题肢。从关系词上看,就是要把“只有……才……”(表达必要条件)与“只要……就……”(表达充分条件)区别开来。
(2)把握“限制词”,进一步明确题干的规定性。限制词有“主要”、“根本”、“直接”等,一般置于关系词之前,使题干的指向性更明确。还有一类限制词,如“从哲学上看”,“从经济学上看”等,是对要求运用的知识进行限制。此外,还有一类限制词,是对时间范围或地域范围进行限制。做题时就要根据这些限制对题肢进行比较、筛选。
3.审读题肢,慎重选择。
对题肢以及组合选择题的选项,一定要认真阅读,审慎分析,不可盲目求快,或凭感觉、想当然。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题肢,如混淆条件关系、混淆时态(如把正在进行的事情说成已经完成)等,要注意总结,不断丰富解题经验,避免落入常规“陷阱”。
根据题干的规定性,题肢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正确题肢,即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肢。错误题肢,即观点明显错误的题肢。有两种情形,一是观点与基本原理不相符合,二是观点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反向题肢,即因果倒置或条件关系倒置的题肢,如题干要求回答原因,题肢回答的是结果,以及题肢表述中将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均属此类。
干扰题肢,即题肢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不相符合。
相应地,在对题肢进行选择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排除法。包括以下几种:
排错,即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逆向选择除外)。排异,即排除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的选项,包括“二级引申”。
排重,即排除对题干内涵揭示较肤浅,与题干构成同语反复或简单重复的题肢。排反,即排除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颠倒的题肢,以及“反向选择”中的正确题肢。排乱,即排除内涵大小与题干不相符合的题肢,包括内涵大于或小于题干的题肢。
(2)比较法。即在有多个选项都符合题意的情况下,根据全面性、深刻性原则,通过比较选择最佳选项。如A、B、C三个题肢都在题干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支撑,但A项只反映了题干材料的一个信息点,B项只反映了题干材料的另一个信息点,而C项则综合反映了这两个信息点,那么,在单项选择题中就只能选C项。
(3)推测法。在无法确定时,可根据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推测。
技巧一:对组合选择题,可用“求交集法”推测,如在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中,能确定①应入选,②不应入选,但无法确定③④,则可先排除不含①的题肢和含②的题肢,保留含①同时不含②的题肢,然后再作分析。
技巧二:如果两个题肢在内涵上大体一致,或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就意味着选其中一个则必选另外一个,那么在单项选择题中只有一种可能,即都不选;在不定项选择题中有两种情形,即要么都选,要么都不选。
技巧三:如果两个选项在逻辑上相互对立或排斥,则在组合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中,不可将两者同时入选。是否选择其中一个,要视题干的规定性而定。
二、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现实问题为中心,通过特定材料和情境设计,引导考生对有关实际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中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解题的思维过程来看,考生需要提高研读材料、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运用学科术语阐述观点的能力。
(一)研读材料,提取信息
自高考强调能力立意以来,试题关注时政热点已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非选择题,几乎全部都是材料分析题。此类试题,问题因材料而设置,答案因材料而构建,通过考查学生把基础理论知识与试题提供的具体材料相结合的思维过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研读和分析材料就成为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研读品质,能正确运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方法进行分析,并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能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
非选择题的材料从数量上看,有单个材料和多个材料之分;从形式上看,有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之分。提高研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要弄清不同类型材料的特点及其分析方法。
第一,把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1、图表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科学的交流媒体大量地使用了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说明问题,是测试综合能力的内容之一。从政治学科来看,图表、数据是表达经济信息重要形式,分析图表、数据也是经济学的基本能力。
(1)图表材料的构成
图表材料一般由标题、图表、注释三个部分组成。标题是图表材料的中心或灵魂,是对图表所反映内容的概括,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对读懂图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表是图表材料的主体部分,它主要通过一些数据或曲线,比较直观地反映某些项目之间的变化关系或相关关系;注释部分是对图表信息的解释或补充,也是图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图表材料,首先要研读标题,明确中心;然后在其指导下研读图表,看这一标题中的信息在图表中是如何体现的;最后再读注释,获取相关的补充信息。由于图表材料是由标题、图表、注释组成的有机的整体,分析图表材料还要在分析各个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
(2)图表材料的形式
图表包括表格、图象等多种形式。
①表格
表格主要用于有关项目的分类比较。阅读表格时,首先要明确所比较的相关项目(概念)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其次,在分析表格数据时,既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又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各个项目及其关系变化。
②图象
图象的形式较为复杂,有反映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有反映变化过程或趋势的统计曲线图,有用于数量关系直观比较的直方图(或柱状图),还有用于比例关系直观比较的饼分图等。对于“函数图象”,首先要明确有哪些变量(概念),其次要弄清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谁是“自变量”(因),谁是“因变量”(果),即两个变量之间究竟是谁引起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函数图象与一般曲线图的区别在于,函数图象的坐标轴带有箭头,而一般曲线图则没有。
2、文字材料
根据材料内容,大致可分为记叙型材料、说明型材料和议论型材料。
(1)记叙型材料
记叙型材料主要是指记叙某一事例的材料。高考试题为体现能力立意,往往选取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为背景材料,通过微观入手、以小见大,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因此,历年来的高考试题大多采用记叙型文字材料。对于此类材料,可以借用语文方法,分析5个W,即Who、When、Where、What、Why,以提取有效信息。
Who,即事例的主体是谁。如果事例是经济方面的,则要明确事例讲的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市场主体,是企业、农户还是政府?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等等。如果事例是政治方面的,则要明确事例涉及的是主权国家还是国际组织?是国家还是公民个人?是国家机关还是党的机关?等等。要避免不看主体就盲目答题。
When,即事例发生的时间。要分析这一时间有没有特定的意义,如1949年,1978年等年份,都是有特定意义的。
Where,即事例发生的地点、地域。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南方还是北方?
What,即事例的具体内容,既包括这一事例的现象,也包括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对材料而言,这是需要重点把握的。
Why,即事例发生的原因。有必要时,还要分析事例产生的后果。
运用以上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为答题奠定坚实基础。
(2)说明型材料
说明型材料主要是指陈述、说明某一事实的材料,如2003年文综试题第38题关于气象经济发展的陈述,即属此类。相对于记叙型材料,说明型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要宏观一些、抽象一些,往往涉及一组概念(概念群)及其相互关系。把握这类材料,如果试题的设问没有指定需要运用的具体知识点,就要把材料所涉及的概念群抽取出来,再向上追溯(归纳),寻找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并进行分析。如果试题设问指定了具体知识点,则直接运用相关知识点的具体要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归类、整合。
(3)议论型材料
议论型材料主要是指阐述某种观点的材料,如1998年高考试题第38题,几名战士、学生围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问题展开讨论,2000年高考试题第39题,几位学者围绕“西部大开发”发表意见等,均属此类。
议论型文字材料多用于考查考生对某些重要理论观点、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由于这类材料是对理论观点的直接阐述,不需从典型事例中去提取、归纳,因而可直接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并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分析。
3、漫画材料
高考政治试题特别是哲学常识试题中,使用漫画作为素材的试题时有所见。解读漫画,就是要透过其表层的本意,把握其深层的寓意。为此,首先要全面把握构成漫画的“元素”,包括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物品,“人物”(也有可能是拟人化的动物),“人物”的对话、行为等。其次,要准确把握漫画的“本意”,这是准确把握其深层寓意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再进行抽象,透过“本意”思考“寓意”。
第二,把握多个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论述题往往是由多个材料构成的,有的是由多个图表材料构成,有的是由多个文字材料构成,有的则既有图表材料,又有文字材料。试题所提供的这些材料绝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材料时,既要深入分析每个材料,以提取显性信息;又要全面把握多个材料之间的联系,以提取隐性信息。事实上,一些高考试题的设问明确指向材料之间的联系,如例1、例2。
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因果关系居多,即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有多个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试题主要是通过一组材料全面反映某个问题,每个材料则分别反映问题的一个侧面。
此外,对比关系也有可能出现,即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比如通过一个成功的事例和一个失败的事例的对比,要求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来揭示某个道理。
如果试题材料的文字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难于把握,可以先将材料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逐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把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归纳。最后再运用有关理论,透过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把握其深层的本质或原因。
对上述分析归纳如下:
材料类型
呈现信息
的特点
提取信息的技巧
图
曲线图
变化过程和趋势
分段分析与总体把握相结合
函数
图象
因果关系
分清自变量(因)与因变量(果)
柱状图
数量比较
注意对比项目
饼分图
比例比较
联系标准模型或设定参照系
表 格
分类比较
横向:分析项目之间的关系
纵向:分析项目及其关系的变化
文字
记叙型
事件、过程
五个W(WHO,WHEN,WHERE,WHAT,WHY)
说明型
现象、事实
分析核心概念与概念群组,追溯学科基本概念或原理
议论型
阐述观点
对观点要注意辩证分析
特别提示:既要把握显性信息,又要把握隐性信息(把握现象之间的关系和现象背后的东西)。
(二)把握设问,明确要求
政治学科试题的设问类型,依不同的划分根据,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根据设问是否开放,可分为“收敛性设问”和“开放性设问”;根据设问的具体指向,可分为“是什么”型、“为什么”型、“意义”型、“怎么办”型等;根据所需运用的学科知识,可分经济学设问、哲学设问、政治学设问等。下面重点探讨前两种分类方式的解题要领。
第一,根据设问是否开放分类
1.收敛性设问
此类设问一般指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运用的具体知识,如“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等。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对设问的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解题时才能“按图索骥”,即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对材料中信息进行整理、解读。此类设问对考生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理论)到具体(材料)的演绎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指定知识的内涵掌握不全面,造成要点缺失;或对指定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造成观点肤浅。二是不善于运用知识分析和解读材料,不能在理论观点与相应的材料信息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
2.开放性设问
此类设问一般只规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运用的知识范围,如“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运用认识论的道理”等等,而没有指定具体知识点。此类设问对考生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材料)到抽象(理论)的归纳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解答这类知识,考生必须对指定知识范围内的主干知识有较全面地了解,更重要的是善于提取和解读信息,并能够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指定知识范围内的主干知识建立恰当的联系。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取不全面、不准确,造成要点不全;二是不善于将有效信息与指定范围内的主干知识建立联系,造成信息误读、曲解。
第二,根据设问的具体要求划分
1.描述类
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比较强调对提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其中学科内综合题的第(1)小题,通常要求描述、分析材料所包含的信息。基本答法是:将材料(包括图表、数据)反映的具体情况,根据试题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归纳,然后用学科术语表述出来。
2.阐释类
此类设问也考查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但更强调运用学科知识对信息的阐释。阐释包括阐述和解释。常见的问法有:材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哲学/政治学道理?
基本答法是:原理(或方法论)+ 结合材料分析。
3.论证类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现象或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党和国家的某项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或必要性。
例如,常见的问法有:“用哲学(或经济学,或政治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变化、后果)的必要性(原因)”,或“用哲学(或经济学,或政治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做法)的道理”。
回答这类问题要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前因”即事物的原因,“后果”即影响或意义。答案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必然性(原因),二是重要性(意义)。
4.探究类
此类设问通常指向“怎么做”,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考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是能力要求层级最高的设问类型之一。
(三)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发现并建立知识与试题有效信息之间的联系,运用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
这一步非常关键,是知识运用的起点。考生通过审题,明确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后,应立即回顾和调动知识,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与秩序,对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建立知识要点与各个信息点之间正确联系。为此,考生必须熟谙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明了这一知识所包含的要点,并构建起完整的要点体系。没有这一前提,就谈不上知识的运用了。
第二,运用知识解读信息,发现信息的意义,并结合信息分析和论证问题。
建立起知识要点与试题信息点之间的联系后,接下来就是运用知识对信息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论证,发现新信息的意义,理解新信息的实质。这也是一个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把试题所提供的全新的材料(信息)转化成答题所需要的“已知条件”了。接下来就可以运用这些“已知条件”,并结合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论证问题了。
第三,运用学科原理和方法,结合相关信息,探讨和解决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再运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针对试题所提出的问题,实现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与转换,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知识运用的落脚点,也是对知识运用能力的最高要求。
(四)规范表述,构建答案
第一,观点明确
所谓观点明确,就是要将复杂的思维过程凝练成简洁的答题要点,呈现在试卷上。这些答题要点往往构成评卷中的主要得分点,而关于要点的“二级论证”(即结合材料的展开分析)分值并不高。因此,构建答案时一定要有明确的观点、要点,并且要把这些要点书写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让评卷者一目了然。
第二,表述规范
表述规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从内容上,就是要准确规范地使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要杜绝口语化、非术语化现象。这主要是高考阅卷中强调“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得分点。如果对关键词的表述不规范,即使意思相近,也可能失分。从形式上,就是要讲究书写格式,要分层次、分段落书写,字迹清晰。
第三,逻辑严谨
逻辑严谨主要是指要点的排列或展开要体现较强的逻辑性,反映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是否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包括大逻辑与小逻辑:
大逻辑:即要点之间的逻辑,要层次清晰,依次递进,逐字层深入。小逻辑:即要点及其展开的逻辑,要体现知识或事实本身的逻辑性,突出关键词,淡化二级论证。
概言之,答案应该既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的支撑,又要体现国家意志,有相关的政策依据,还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主要由试题材料提供),总之,是普遍性的基础理论与特殊性的试题材料相融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