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实习报告 -> 导游词 -> 黑龙江导游词 -> 范文内容

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

范文作者:佚名    范文来源:不详    范文栏目:黑龙江导游词    收藏本页
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
   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美自然风光的象征。但朋友们可曾知道,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同样迷人。
谈到建筑艺术,不能不提及城市的建设史。尽管远离中原地带,与之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但哈尔滨地区同样有肃慎人居住;10世界30年代,女真人曾在这里建立阿勒锦村;12世界初,肃慎后裔金人在今阿城县白城子建立都城上京会宁府。此后哈尔滨地区逐渐发展,但到19世界末叶,哈尔滨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直至中东铁路的修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契机。
遥想在100年前的松花江边,勤劳的人们在这里渔猎牧耕,过着悠然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与安逸。忽然有一天,一艘来自俄国的考察船溯江而上,发现了这片世外桃源,于是一切都改变勒。隆隆的汽笛声把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推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当然,发展中也夹杂着屈辱和无奈。
也许哈尔滨注定是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而其建筑艺术更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舶来文化岂知。因为远离中原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思想及观念上较少束缚,因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以说哈尔滨在被动开放的状态下,广泛吸收了西欧、俄罗斯、日本的建筑文化,才逐步行程了今天色彩纷呈、丰富的建筑风格。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历史,哈尔滨的建筑才会带有如此浓郁的异国情调。
哈尔滨的建筑大体经历了近代和现代两个发展时期,而其近代建筑的发展则包括初期、发展期及晚期几个阶段。我们所熟知的“异国风情”即指其多样的建代建筑。
从1898年至1917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的初期,也是其建筑风格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势力的扩张,兴建立阿东正教堂、铁路职工住宅和高级官员住宅以及当时西方正盛行的“新艺术”风格的官方建筑,如提路系统所属的铁路管理局大楼、火车站、铁路局旅馆、商场、铁路技术学校、铁路商务学堂等。这些建筑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基本风貌。
从1917年至1931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发展时期。大家都知道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20年,中国政府收回了中东铁路的主权,自此哈尔滨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余个国家领事馆和400余家外国资本投资企业的大城市。这一时期各国文化的交融甚为明显,建筑仍以教堂为主,仅动正教堂就改建、扩建、新建了18座。与建筑发展初期的俄罗斯式及“新艺术”风格占主导地位不同,这一时期尽管仍沿袭了上述风格,但更多的式折衷主义风格融入建筑之中,并逐步上升为主流。
从1931年至1949年,可以认为式近代建筑发展晚期。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哈尔滨建筑风貌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日本30年代的近代式建筑在哈尔滨有所建造;另一方面折衷主义、浪漫主义及古典复兴倾向的建筑仍受青睐。1946年哈尔滨解放,但城市尚处于调整时期,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哈尔滨开始进入全新的现代建筑时期,同时也为近代建筑画上了句号。
(东方莫斯科)
哈尔滨素有众多雅号,“东方莫斯科”既是其一。漫步在哈尔滨街头,你会为不是跃入眼帘的精巧的建筑所吸引。极具俄罗斯风韵的建筑,主要又木结构及砖构的教堂、住宅及小餐厅。
即使没到过哈尔滨的人想必也听说过“喇嘛台”,它是建于1899年的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今天的博物馆广场。这座木构井干式帐篷顶叫嚷堪称“东方莫斯科”的象征。可惜的是“十年动乱”中已被拆除,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今天朋友们只能从图片及模型(现存哈尔滨建筑艺术馆)领路其风采。
该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东翼为圣坛,其他三翼设入口。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成墙体,透出豪放粗犷的气质。主入口上层为耸立的钟楼,下悬一口大钟,两侧各悬挂几口小钟。每当夕阳中雄浑的晚钟响起,余晖中正脊上方三个似小洋葱头的屋顶便会显得那般轻灵飘逸。建筑正中耸立着向内收缩的八面体鼓座。鼓座之上是高高的帐篷顶,其顶部以一个小洋葱头造型结束,使屋顶形态更加丰满。当年这座优雅精致的建筑不知曾给多少虔诚的教徒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另一座体现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是圣˙索非亚大教堂。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墙体为清水红砖。整个建筑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央耸立的巨大而饱满的洋葱头造型的穹顶,它坐落与16面体的鼓座之上,成为四翼校长彭尖顶的统率。这座教堂精致的砖砌技艺与严谨而完美的拜占庭风貌,成为“东方莫斯科”的又一标志。
除了这两座优雅的教堂之外,尚有东大直街尚的圣母守护教堂、哈尔滨游乐园内的圣母升天教堂、士课街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这些建筑都是俄罗斯式东正教堂的杰作。
徜徉在魅力的斯大林公园内,你会看到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巧建筑,它就是建于30年代的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风格的江畔公园饭店。这座小餐厅更像一件精雅的艺术小品。最具特色的是其木柱外廊的柱头装饰,那是如孔雀开屏的雀尾装饰,镂空成羽毛装,饰以金色、蓝色等绚丽的色彩,彷佛时间都会随风飘去。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其错落的屋顶、精致的装饰、典雅的色调颇具梦幻色彩,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说到这里,也许朋友们会恍然大悟:“怪不得哈尔滨会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确,雅致堂皇的东正教堂,古拙精巧的住宅及小餐厅,它们又的点缀在城市广场,又的分布于居住街坊,成为谱写壮丽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主旋律的美妙音符。
(“东方小巴黎”)
也许大家曾听说过哈尔滨的另一个雅号——“东方小巴黎”,也许你会猜想:“莫非哈尔滨也有法国式建筑?”的确如此,哈尔滨不仅有各种法国古典复兴、折衷主义建筑,而且20世纪初流行全世界的“新艺术”风格,在哈尔滨建筑中更有成熟的体现,其高超的建筑艺术丝毫不逊于同时期的法国建筑,正因为如此,哈尔滨才会有如此美誉。
在南岗区西大直街尚坐落着一座优雅迷人的大型建筑——哈尔滨铁路局大楼,又成“大石头房子”。它有着长达182。24米的正立面,试想如此之长的立面,如果建筑临街而建,则观者无法一览无余,因而建筑后退64米,在建筑与街道之间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广场上遍植着松柏、花卉,浓浓的绿意与建筑本身的暗绿色调十分协调。另外,该建筑引人注意的还有窗洞的贴脸,采用圆润的曲线,阳台铸铁栏杆也弯曲缠绕,如花叶,如丝蔓,极具动感,这些都是“新艺术”建筑的典型特征。整个建筑采用斑驳的暗绿色青石饰面,华美而精致。据说,当年施工时先将石板在地面上铺装完毕,依次编号再逐一镶嵌到墙面上。正因为如此精确的施工,建筑材具有优雅的外观,成为哈尔滨“新艺术”风格的典范。
老哈尔滨人也许至今都难忘老火车站,那是一座令人激动的建筑,始建于1899年,后来再原址上建立了新火车站。曲面形的外观、椭圆形门窗,充满动感的曲线铸铁线条装饰,使整个建筑极其舒展大方,似浪花欢腾跳跃,犹如各种自由曲线的海洋。以如此新潮的建筑作为城市的门户实在很合适。
位于博物馆广场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也是优美的“新艺术”建筑。它原为莫斯科商场,多少蕴含一些法国观点建筑风格的因素。舒展的建筑犹如一条红黄相间的飘带,精心修饰着广场的裙裾。每当阳光照耀着建筑的背面,广场上便投下生动的阴影:尖尖的暗红色方底穹隆、错落有致底轮廓线,犹如梦幻中承包底倒影,为广场增添了浪漫底色彩。
哈尔滨“新艺术”风格还体现在中小型的忒路官员私邸之中。这些花园住宅有其共同特征——自由曲线底、模仿自然界动植物形态的各种装饰;圆润的半圆形、扁远行窗,甚至还有精巧的窄长梯形窗,极其活泼生动,宛若世外仙境。朋友一定会羡慕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吧!
当年的俄国设计者,一方面为了追赶时髦将本世纪初法国盛行的“新艺术”风格应用于哈尔滨;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法国古典复兴建筑也趋之若骛。位于颐园街1号的领袖纪念馆即是一例。这座建筑原名格瓦里斯基住宅,始建于1909年。走进建筑你会被其高贵的气质所震慑,你会觉得恍若置身于法国封建状元。这座建筑主题高两层,上带阁楼层。采用两层高的巨大科临斯壁柱,华美而庄重。典型的法国式孟莎双折层屋顶呈深灰色,更增添了凝重的气氛。庭院中种植了几株挺拔的钻天杨,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
在哈尔滨的古典复兴建筑还有许多,如东北烈士纪念馆、黑龙江美术馆、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等。此外折衷主义、巴洛克风格也很盛行,松浦洋行(今教育书店)既是巴洛克风格十分鲜明的建筑——立面上精美的雕像、飞动的山花曲线、优美的窗洞装饰以及深红色饱满的穹顶无不体现出淳和的欧洲风格。正是这些充满西方气息的优美建筑构成了“东方小巴黎”的风貌。
(轻柔和风)
顾名思义,在哈尔滨日本近代建筑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九一八”事变后,建筑上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和风”,当然并不是指日本传统建筑,而是颇具现在色彩地近代建筑。
受日本建代建筑影响最深地是国际饭店,原名新哈尔滨旅馆,是一座外形奇特地手风琴造型地建筑。你瞧,它强烈地竖直线条、Z型体量极像一架手风琴。这架“手风琴”弹奏出地是日本近代式地乐章——墙面忒这灰黄色地小块陶瓷面砖,窗洞形式较简洁,上下层窗洞间饰以细腻地浅浮雕,富有强烈地阴影效果。
其他建筑有黑龙江日报社、电报电话大楼、道里百货商店等,尽管不足以成为城市建筑地主旋律,却是不可缺少地、轻柔多姿地一段乐章。
(传统余韵)
1926年,成立了哈尔滨特别市,但实际上分别有奉系军阀、吉林及黑龙江军阀控制。这些军阀仍崇尚孔孟之道,同时民族资本也日益强大,因而传统建筑也有所复兴,这一时期陆续建造了普育中学(今哈尔滨第三中学)、极乐寺和文庙等中国式建筑群。
哈尔滨文庙,就是在 此背景下于1926年始建地。当年张学良将军曾撰写碑文,希望借此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庙占地6公顷,其规模之大在东北地区首屈一指。整个建筑氛围三进院落,如果有机会鸟瞰文庙建筑群,你一定会感受到由青松桧柏、斗拱飞檐所营造地肃穆祥和之气,那种心境悠远地气质与热烈地欧洲风格决然不同,你会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地博大精深。
哈尔滨由于由各国侨民地聚居,因此其宗教发展呈多样化,宗教建筑同样色彩纷呈。哈尔滨以东正教堂为主,但清真寺、基督教堂、鞑靼寺也为城市建筑增添了亮丽地一笔。作为佛教圣殿代表地极乐寺,堪称寺庙建筑地一大杰作。作为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地东北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极乐寺以其严谨地整体布局、丰富地经藏、宝相庄严地白玉佛像以及秀丽地七级浮屠砖塔闻名于世。极乐寺地布局依照传统寺庙建筑地形制,坐北朝南,东西各有钟楼、鼓楼,主题建筑沿纵轴排列,两侧排列配殿厢房。
文庙地肃穆庄重,极乐寺地超然宁静,以及其他中国式建筑地朱柱壁瓦,点染出这座城市地另一抹绚丽。
(现代气息)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城市建筑也翻开了新的一页。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地城市建设以工业建筑为主,其他类型地建筑如公认文化宫、青年宫等也相继建造,建筑风格以折衷主义为主,但已不是纯正地西方建筑风格了。80年代以后,哈尔滨新建筑日新月异,这一时期以黑龙江省军事博物馆、哈尔滨市委大楼为代表。这两座建筑以全新地建筑理念、细腻地设计手法、全新地建筑语汇诠释了时代地特征。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它们做到了新旧建筑地对比与和谐,为新建筑创作开辟了思路。
进入20世界90年代以后,一座座星级饭店、办公楼等陆续耸立在松花江边、闹市区内,为城市天际线增添了丰富地韵律,此时哈尔滨所洋溢地是国际大都市地现代气息,市近代浓郁地西方建筑风格地延续。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